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十一章 病榻遺言-《擺皇》


    第(1/3)頁

    大名府在幾百年前也是繁華之地,明初,一場大洪水淹沒了大名府城,滄海桑田,原來繁華之地,也變的蕭索,就如唐朝國都長安,本是繁華之城,最后也破敗起來,在史書上更多的是,就食洛陽。

    鄭王及鄭王世子在行宮外覲見,鄭王朱厚烷按照輩分,朱翊鈞還要叫他一聲叔爺,要叫鄭王世子朱載堉叔伯。

    不過,君臣名分已定,不論公開還是私人,他們都要叫朱翊鈞陛下,尊不尊重他們,看朱翊鈞的心情。

    “臣,鄭王朱厚烷拜見陛下!”

    “臣,鄭王世子朱載堉拜見陛下!”

    “老四,快給鄭王,還有世子搬椅子。”

    朱翊镠就像一個小童,給鄭王還有世子搬椅子。

    “這里都沒有外人,都是咱們自己家人,聊一聊家常,沒有君臣,只有親戚。”

    朱翊鈞身著布衣,朱載堉也身著布衣,看來都不喜歡華麗的衣服,落座后,連忙感謝朱翊镠。

    自從靖難后,各地藩王都賦閑起來,現在有些藩王也跟著兼并土地,朱翊鈞不想管各地藩王的事,鄭王世子朱載堉可是算學大家,創造《十二平均律》,又寫了不少書,不過歷史上他并沒有承襲爵位,而是讓給叔叔。

    鄭王朱厚烷輩分高,他雖然沒什么能力,可是有朱載堉輔佐他,打理宗人府事物,還是能夠做到的,這樣把鄭王朱厚烷一家遷到京城,鄭藩由朱厚煒管理鄭藩事物。

    “我看看了最近幾年各地藩王的奏疏,有些藩地俸祿多年沒有發放,就算發放大部分都折鈔,現在這大明寶鈔和廢紙差不多,各地藩王有些生活不錯,有些生活貧苦。”

    “有些藩王的后輩子嗣,不能上

    玉牒,已經快四十歲,還不能成親,有的奉國中尉、奉國將軍,帶著家眷乞討生活,有的宗室子弟在藩地欺男霸女,投獻至王府的百姓也不在少數,大明在冊耕地越來越少,王府兼并田地,下面的勛貴、官員也有樣學樣,長此以往,惡名讓咱們朱家背負,勛貴、文官、士紳兼并田地最多,他們反而不背負罵名。”

    這些事都發生在當前,鄭王和世子都很清楚,《宗藩條例》三分本色,七分折鈔,各地藩王府都有大量的大明寶鈔,這些幾乎都是廢紙。

    “陛下要怎么改?”鄭王心里也清楚,召見他肯定與各地藩王有關,不然不會無緣無故召見他。

    “重設宗人府,由德高望重的藩王任宗人府宗正令,大明宗室開支一百四十萬兩,可是各地藩王領取的俸祿都不足,以后各藩王府、宗室的俸祿由宗人府發放。”

    “奉國中尉、輔國中尉、鎮國中尉這些爵位都取消,宗人府給他們發放安家銀、田地,交稅如百姓一樣,當然,不想取消這些爵位的人,可以到京考校,合格者在宗人府任職,每月領取宗人府發放的俸祿,有藩王封地的省,也要設計宗人司,各地宗人司屬宗人府管。”

    意思很清楚,以后各地藩王俸祿,不再由各地衙門發放,全部由宗人府管理,玉牒、封爵、俸祿、賞、罰都由宗人府接管。

    洪武三年,成立宗人府,永樂以后,宗人府由勛戚掌事,最后由禮部掌管,這屬于文官搶權了,現在宗人府名存實亡,各地有藩王的省,每年發放俸祿就是一筆糊涂賬,現在朱翊鈞要把大明宗室所有事,都交給宗人府管理,不再讓文官借著宗室的由頭貪污,他們肯定不愿意,不過藩王們肯定愿意,底層宗室們也愿意。

    宗人府發放俸祿,以后就不折鈔了,全部發放實物,同時宗人府管理各地藩王土地兼并,還有各地藩王、宗室不法行為,以及為藩王伸張正義,如果有藩王被官員欺負,那么由宗人府下如查,藩王有罪治藩王,官員有罪治官員。

    玉牒在冊兩萬多人,把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奉國中尉這些有爵位的宗室爵位刨除出去,入各地藩王府名冊,那么玉碟宗室人口就要減除八成,就剩四千多宗室,這樣就方便管理。

    最重要的,就是要依靠宗室做生意,這么多宗室,田地要分、安家費要給,宗人府吸收一部分,其余的就各地開商鋪,宗人府就是老朱家的公司,各地藩王都要入股,不給他們甜頭,這么多藩王還不鬧翻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源市| 安乡县| 陆丰市| 武清区| 鄂托克旗| 札达县| 张家口市| 武川县| 乾安县| 舒兰市| 明溪县| 咸阳市| 林芝县| 烟台市| 金湖县| 霍林郭勒市| 青田县| 威宁| 石河子市| 鲁山县| 连云港市| 论坛| 临颍县| 高阳县| 南澳县| 出国| 汶川县| 扎鲁特旗| 平利县| 阿拉善右旗| 射洪县| 定州市| 卓资县| 仪征市| 临澧县| 安宁市| 神木县| 融水| 额尔古纳市| 勃利县| 四子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