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嶺下的古墓-《人在盜墓,哪有時間寫筆記》
第(1/3)頁
宋周密《癸辛雜物識續(xù)集》有記載:“回回國之西數(shù)千里地,產(chǎn)一物極毒,全類人形,若人參之狀,其酋名之曰‘押不盧’。”
上述中的‘押不盧’,也就是包子所說的尸參,這東西原產(chǎn)自西域,后來傳入中原,專在陰暗腐臭的泥土中生長。
比如一些受到潮氣侵蝕的墓穴,或者淤泥積存的古河床,都非常適合它生長。
基于以上這個特性,因此它又叫做鬼參。
現(xiàn)在我們仨的目標,就是到嶺上去找些個墳頭掘掘看,順道兒也找找我家老爺子。
但不管是找尸參還是找老爺子,都是個碰運氣的活兒,急也沒轍。
包子和香蘭一人帶了一柄尖頭鐵鍬,我則是拿了把柴刀。
除此之外,包子還把他太爺那桿老獵槍都背了出來,用來提防野獸。
這道嶺子叫做老龍嶺,屬于是秦嶺南麓的一支余脈,因其形勢酷似一條蟄伏的老龍而得名。
當?shù)匾灿腥苏f,嶺子最深處棲息著一條得道的老蛟,當然這個就無從考證了。
嶺子底下是條大山溝,我們這些戶人家就錯落在山溝里頭,因為溝東頭有一方形似臥牛的巨大奇石,因此這大山溝又叫臥牛坪。
我們此行就要經(jīng)過臥牛石上嶺。
相對來說,這邊還有條山路可走,其余地方不是懸崖陡壁,就是植被封林。
這大秦嶺南麓主要是以落葉闊葉林和常綠混交林為基帶,大量的冷杉和油松挺拔聳立。正值八月盛夏,綠濤綿延如海。
那些個野生的板栗、柿子、胡桃、山茱萸等,也都是隨處可見。
我們一路跋涉,過了臥牛石,就算正式上了嶺子,再往后的路是越發(fā)難走。
如果不是有包子帶路,我估計我跟香蘭走不了多遠就得迷路。
包子家里是臥牛坪有名的獵戶,祖祖輩輩都在這嶺上打獵營生,他從小跟著他爹嶺上嶺下的來回,對于這一段倒還算熟悉。
哪里有水泡子,哪里有捕獸夾,哪里有大獸出沒,包子都會提前告訴我們,然后帶著我們從相對安全的地方繞開。
時間過得很快,轉(zhuǎn)眼就是大半天,我們馬不停蹄也才行進六里多地,主要是在這嶺子上根本快不起來,到后面完全是靠柴刀開道,現(xiàn)開出一條路來。
這一路找下來別說尸參了,就連一座像樣點的墳頭都沒看到。
途中倒也遇上幾座野墳,但無外乎都是些亂葬的墳堆,有些還被野貍刨空了做窩。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乡市|
广州市|
宜良县|
花莲市|
塔河县|
安阳市|
灌云县|
东宁县|
土默特右旗|
昌乐县|
江孜县|
镇远县|
高青县|
庆阳市|
濮阳市|
镇远县|
邯郸市|
福泉市|
平遥县|
揭东县|
新河县|
漳浦县|
镇原县|
甘谷县|
德惠市|
察哈|
昆山市|
九江县|
樟树市|
隆回县|
荔波县|
兴宁市|
城固县|
巩义市|
华容县|
内乡县|
峡江县|
虹口区|
西乌珠穆沁旗|
苍梧县|
新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