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空冥好似想到什么,回頭說道。 古風挑了挑眉頭,來到藏書閣的偏室。 可以看到,這里還是頗為干凈的,還有個除塵陣法籠罩,說明空冥師徒雖然對大乘真經不上心,但對三藏古佛的舊物,還是有一分尊重的。 三藏古佛的時代,小乘佛法盛行,可以看到,很多理論都是有局限性的。 如“我空法有”,小乘佛法否認天地的主觀存在,卻覺得客觀意義上還是在的。 但大乘佛法卻主張“法我皆空”,不僅否定主觀,也否定客觀。 顯然,這是佛主在眾生信仰加持下,看到混沌大界一角真相后,對佛法的修定。 不過也有些不盡完美,如小乘佛法主張自救,只以佛為導師而并非神。 但大乘佛法盛行后,方外天就只剩下佛主一個人的聲音了。 在他隕落之后,不少狂熱者為其殉道,就可見一斑。 當大乘佛法盛行之后,小乘佛法已經極其難找了,古風還是第一次看到小乘佛法的教義,與大乘佛法兩相印證后,不得不贊嘆。 三藏古佛是個真猛人! 否定大乘佛法,便是否定佛主的唯一性! 那家伙還能活著走出靈山,才見鬼了呢! “他的筆記?” 古風打開一本書,書籍的材料很普通,但卻長存于世十數萬年之久,顯然是三藏古佛的強大實力所致。 縱然三藏古佛沒有刻意施加神通在筆記上,但他之所寫,便蘊含了他的道。 正如同古風在太一天域藏書樓時,他的一縷心緒變化,都會變成道痕顯化。 透過三藏古佛的筆記,通過那縷橫跨十數萬年的道意,古風恍若看到了一個年輕僧人在青燈下研讀佛書的景象,每當遇到疑惑處便會標記出來,以待日后再行體會。 “原來如此么?” 那個年輕僧人眉頭苦索,他九世修佛,本以為自己參透了佛道至理,但到了第十世,反倒是越加困惑了。 “我翻開佛書,這佛書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我佛慈悲’幾個字。” “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原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吃人!” 年輕僧人拋下佛書,嘴角露出一縷譏諷。 古風借著道意,隱約能體會到三藏古佛的心情。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