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一次,徐佑成為了實驗的主導者,趙為佳則成為了徐佑的助手。 讓趙為佳這個博士,給徐佑這樣一個高中生身份的學弟當助手,聽起來似乎非常的荒唐。 但趙為佳卻心甘情愿這樣去做。 不僅因為徐佑之前給自己提供了一個新的方向。 而且以徐佑的能力,以后的發展絕對會遠遠高于趙為佳。 這絕對不算什么吃虧的事情。 徐佑雖然第一次主導實驗,卻并沒有一丁點兒生澀的樣子。 完全顯示出了超脫這個年齡的成熟。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驗之后。 徐佑和趙為佳,終于得到了理想中的結果。 “不錯,保真度很高,比之前的常規方案要好很多!” 雖然只是在4維pauli-x門的實驗演示中,得到了證明。 但這絕對是一個不錯的開始。 因為徐佑的方案,是具有拓展性的。 理論上,完全可以用類似的方法,構建更高維的pauli-x門。 接下來,兩人繼續提升著量子門的維度,進行進一步的實驗。 王相武在完成了趙為佳論文的批閱工作之后。 也終于有精力去看徐佑的實驗進度了。 見到徐佑的實驗已經初見成果。 王相武也非常慶幸,自己做出將徐佑破格招入實驗室的這個選擇。 “老師,只要保證所用到的元件個數和維度成對數關系,理論上,就可以構建高維的pauli-x門了。” 徐佑一邊和王相武展示著自己的實驗成果,一邊講述著自己的理論依據。 說實話,如果光是看徐佑的理論,王相武也未必能完全看懂。 很多物理系教授,數學水準都是相對有限的,僅僅支撐自己所研究的那一點兒專業領域而已。 這并不是因為他們不知道數學的重要性。 只是在有限的精力中,他們不可能像真正的數學家一樣,把精力大部分都放在數學上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