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種復原試卷的工作,看似簡單。 卻需要非常強大的記憶力才可以做到。 其實不管是徐佑還是胡書城,都無法記住試卷的所有細節。 但兩人加在一起,基本上就可以完全涵蓋住整張試卷了。 在成功回憶出所有八道題目的關鍵條件后。 兩人一邊吃著漢堡,一邊進行著解題過程的還原。 其實相比胡書城,徐佑倒不是特別想知道自己的估分成績。 除了估分之外,這樣還原解題過程的工作,對于知識的強化還是非常有益處的。 重新整理一下解題過程,能夠進一步理解出題老師的想法,并優化自己的解題思路。 可以讓自己把這一類題型研究的更加透徹。 因為題目都是剛做過的,而且只是核對答案,兩人都不需要把過程寫得太過標準。 不出一個小時,兩人便都把解題過程還原出來了。 徐佑和胡書城交換了一下各自的解題過程,互相批改了起來。 “嗯,這道題我們幾乎完全一樣。” “嗯?還可以這么做?確實也沒問題啊!” “這個數你是不是算錯了?” …… 幾番激烈的探討之后,兩人總算估出了大致的分數。 “不算幾個有爭議的地方,我們倆理論應該都能過260了。”胡書城說道。 其實胡書城的估分非常保守。 260分,只是他們保證能拿到的分數,再高個10分20分,都是很有可能的。 “這個分數,能進省一嗎?” 第一次參加競賽,徐佑對于分數線并不太了解。 “哈哈,徐佑,你還真是搞笑。理論能答180以上,實驗只要正常發揮,省一穩穩的。我們這分,進省隊問題都不大。當然,最后還會有一個省隊選拔考試,這個也不能太大意。” 按照以往的分數線,理論只要考到165+,都是有資格參加實驗考試的。 而這些有資格參加實驗考試的隊員,大部分都將獲得省一等獎。 “哦,抱歉,我第一次參賽,沒什么經驗。那理論一般多少算比較高啊,有沒有得滿分的呢?” “滿分?你鬧的啊!一般每個省理論最高分也就280+,300分以上的基本見不到。” “啊,原來是這樣。” 徐佑撓了撓頭,有些不好意思的笑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