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百福兒領(lǐng)著幾人走到了毽子落水的地方,李婆接過毽子娘手里的米碗放在田埂上,又將香點燃插上,轉(zhuǎn)身捂著毽子的腦袋,讓百福兒拿著耙子誰毽子落水的地方比劃幾下,他彎腰端起米碗開始一點點的撒米,嘴里念叨: “東邊有米、南邊有米,西邊有米,北邊有米,八方有米,張小建,家里飯煮好了,快回來了~~~” 就這么念叨了三次,就示意張家人抱著張小建原路返回,一邊走一邊撒著米,嘴里還重復(fù)著同一句話,到了張家門口就把那米碗扣在門口,一路叫著魂兒進了門,最后又在毽子的額頭摸了摸,讓人給毽子喂了一口熱水。 神奇的是沒一會兒那睡的昏昏沉沉的毽子就睜開了眼睛,說餓了。 李婆滿意的點頭,“行了,魂兒回來了。” 小建娘千恩萬謝,連忙就要去拿錢,李婆擺了擺手,“不用那么講究了,給兩個蛋就行了。” 小建奶奶摸出來六個雞蛋,說兩個不好意思拿出手,讓李婆別嫌棄。 就這樣,百福兒又扛著耙子跟著往回走,路上那是百思不得其解,“奶奶,你到底是怎么治好的?” “就是丟了魂兒,福兒啊,有些東西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都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為啥子不知道,反正管用。” “有時候比你爺?shù)乃幒檬埂!? 百福兒覺得,她奶奶還是有些玄學(xué)在身上的。 祖孫兩人回家的時候桌子已經(jīng)收拾妥當,碗也洗好了,小李氏正和百南星在一旁的嘀咕,見了李婆回來忙上前,“娘啊,給你說個事?” 李婆一猜就曉得她在想什么,張青青那個丫頭水靈好看,還能干,手也巧,看上她的人家不少,但張金順兩口子的要求可不是一般的高,倒不是說他們要錢,二是對小子的品行,甚至是一家子的品行都有要求,生怕丫頭嫁過去受罪。 進了屋李婆就說起來,“不說夸大的話,整個文昌村就咱家合適那兩口子的要求,我瞧著今天晚上青青娘也有點這個意思,但南星是長孫,他的媳婦還是要好好挑的,咱們這么多事,首先媳婦的嘴巴就要靠得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