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隧道直達一處地下防空洞,隨后通往東灣區的商貿市場。 “這下可麻煩了,防空洞通著的商貿市場,沿街約有一百一十幾家商鋪,中型超市五家,再加上一些流動攤販,就咱們這些警力,別說封鎖了,就是挨個排查調監控,15分鐘也來不及了……”有探員憂心忡忡道。 “艸,從哪兒冒出來的第三名嫌犯,真他嗎見鬼了!” 藤堂京氣得一腳踹在墻上,踢得墻皮簌落落往下掉,墻體瞬間閃出一道長長裂縫。 從頭至尾,從治安署到檀木圓,分析的結果都是兩名嫌犯,就連嫌犯窩點里的快餐盒都是雙人份,怎么又冒出來第三個人? 檀木圓垂著腦袋坐到一旁,默默分析著這一切。 如此一來,身邊這個名叫城野的主嫌犯,在剛剛圍捕行動中的怪異舉止便解釋得通了。 他選擇在這里交易,是因為這里有條隱蔽的隧道。 但這條隧道的大小,最多允許裝贖金的錢箱通過,而成年人是萬萬無法通過的,嫌犯這是犧牲自我、奉獻他人? 當兩只裝滿鈔票的、沉甸甸的錢箱透過那道窄窄的隧洞遞過去,隧洞另一頭的人,那第三名嫌犯,他是什么感受? 他們交流了什么,他們又交易了什么,能讓這第三名嫌犯輕易帶走兩百萬的贖金,難道他就不會遭到同伙的猜忌么。 檀木圓努力假想著當時的情景,試圖能從中找到什么。 透過那黑漆漆、仿佛暗無天日的洞口,城野是否看到了第三名嫌犯那張堅毅,又或者嘲弄、同情的臉,他是否有過猶豫,他是否留戀過隧道黑暗的盡頭,那一抹微弱的……曙光? 城野有沒有想過,自己此次冒險,稍有不慎,便是萬丈深淵。 他又是否知道,此次相見,再無相聚。 在他身后,百名探員拉開的巨大抓捕網正急劇收縮,銀色手銬像勒緊的繩子一樣懸在頭頸之上,咫尺之遙。 第三名嫌犯呢,他是否有過愧疚,不舍,還是看著水下那張臉龐,義無反顧拎起錢箱奔向曙光…… 檀木圓回想著這起案件的每一處細節,幾乎從未出現過第三者的蛛絲馬跡,可結局實實在在就有著第三者,甚至可以說,他是最終的受益人。 他是幕后黑手、老板,還是借刀沙人?為什么從未暴露過? 檀木圓搞不通是什么地方出了疏漏。 距離詐蛋倒計時還有十分鐘,目暮處長的焦慮從耳麥里面的怒斥可以聽得出來,談判專家換了一個又一個,沒有人能從兩名嫌犯嘴里撬開線索。 那個孩子馬上就要死啦。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