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吳求道的精神越發專注,將外界的信息都屏蔽在外,額頭溫度飆升,不知何時起,在他眼里,圣母廟上的壁畫線條仿佛都在不斷扭動,就像活過來了一樣。 「得吾道者上為皇而下為王,失吾道者上見光而下為土。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 吳求道感覺自己的大腦嗡嗡作響,壁畫上古風古韻的廣成子轉過頭來對著他開口念誦起經文,他也不自覺的跟著念了起來,兩人的口型逐漸對齊,聲音也不斷相和。 「予將去汝,入無窮之門,以游無極之野,吾與日月參光,吾與天地為常,人其盡死,而我獨存焉。」 那些小小的木質雕刻開始圍繞他奔跳踴躍,虬龍、奔虎、牛鳥、蟠螭、白鹿、狡兔、熊羆繞圈舞蹈,壁畫上的眾人都面無表情地念誦起了《自然經》,仿佛整個天地都與他一起合唱。 「黃帝時萬諸侯,而神靈之封居七千……黃帝且戰且學仙。患百姓非其道者,乃斷斬非鬼神者,百馀歲然後得與神通。」 不知不覺,吳求道走到了《黃帝乘龍升天圖》前,壁畫上的軒轅天子也轉過身來,他頭冠黃冕,瘦骨嶙峋的身軀隱藏在一襲黃衣之下,騎在一條黃龍背上,衣袂飄飛。 「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龍,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 許多臣民抓著龍髯想要一同升天,但龍髯拔墮,帝弓墜落,他們只能不甘心地仰望著黃龍上七十多個已經爬上去的群臣后宮痛惜咒罵。 「馀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髯,龍髯拔墮,墮帝之弓,百姓仰望。帝既上,乃抱其弓與龍髯而號。故后世名其處曰鼎湖,其弓曰烏號。」 騎龍的軒轅天子長著四張怪臉,仿佛在隨時注視著天下四方的異動,他的每張臉上都發著微光,正面那仿佛龍顏的古貌龐眉令人心生懼怕,而其他的三張臉上都掛著蒼白柔軟的奇異面具。 天子左手里拿著剩下那張面具,伸出右手對吳求道開口笑道:“要一起來嗎?” 那些坐在黃龍背上的群臣臉上也都泛起同樣的微笑,一同道:“要一起來嗎?” 吳求道恍恍惚惚感覺自己正在往壁畫中飄去,壁畫之外的世界在他眼里愈發的模糊,而他的眼里只有那片鼎湖,那條黃龍,和那位傳說中的上古黃衣天子。 有那么一瞬間,他仿佛覺得畫里那條黃龍就是軒轅天子自身,那些龍髯就是軒轅天子臉上垂下的亂須,許多龍須從面具底下散落開來,在空氣中隨意飄動。 他的耳邊傳來越來越響的童聲吟唱,一條長長的龍髯從壁畫上伸了出來,纏住吳求道,要帶他一同乘龍升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