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篤篤。 兩下敲門。 隨著書房內傳來一聲沉穩有力的“請進”,榊原樂推開了門。 老爺子的書房并不是榊原樂想象中書架擠滿整個房間的布局,而是十分敞亮的空間。 大面積的午后陽光,透過大面積的落地窗戶。被葉影搖曳的光芒,灑在正前方的櫸木桌上,格外清新明亮。 書架與書籍則被安置在兩旁。 書架很簡潔,基本只用來陳放書籍。 榊原樂多觀察了一下,發現這些書籍除了商業、經濟和管理方面的著作,還包括了文學、歷史、哲學等各個領域的經典作品。 其中還有很多關于哲學與心靈成長的相關著作 兩鬢略有些發白的天海宗一郎就正坐在那張寬敞的書桌上,他穿著居家式的樸素和服,背對著大面積的落地窗。 整個人看起來嚴肅又正式。 天海宗一郎貌似是在寫什么書信,手中的鋼筆一筆一劃,相當平穩均勻。 察覺到榊原樂推門進入,他沒有抬頭,而是示意榊原樂到自己前面的那張椅子上坐下,聲音低沉而鏗鏘,充滿了歲月的沉淀。 “坐吧。” 面對著整個天海家的家主,榊原樂在他正前方的座位坐下。 氣氛安靜到榊原樂能聽到老爺子鋼筆滑動信箋紙的摩挲。 “知道我在寫什么么?” 榊原樂聞聲,偷偷瞧了一眼老爺子寫的東西,嘗試性地說:“信?” “是的,信。”天海宗一郎沒有抬頭,而是把鋼筆放下,把剛剛寫好的信收撿起來,折疊信紙,將信紙放入信封,“小樂認為,在如今這個時代,我還會給寫信?又為什么寫信?” 給誰寫信? 又為什么寫信? 老爺子問的問題還真是古怪 所以,為什么要在如今這個信息時代,用筆墨和信封這種傳遞效率極低的方法來傳達信息? 榊原樂認真思考一番。 首先,能讓老爺子親筆寫信的人,一定和老爺子存在著一定的關系。 也就是除了朋友外,就只能是其他東西所維系起來的關系。 其次,在現在這個時代,社交媒體就能代替書信傳達消息。 老爺子不是那種固步自封的人 所以,信件對老爺子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 榊原樂思考許久,這才抬頭看向老爺子那張嚴肅認真的臉,說道: “這只是我從剛才看到爺爺寫信的認真態度而看出來的小小猜測,信的接收方,是某位姑姑。” 天海宗一郎倒也不驚訝,只是平淡而道: “倒挺會觀察。那么,下一個問題你又怎么回答?” 關于“為什么要寫信”么。 榊原樂冥思苦想,回憶著過去和老爺子交談過的畫面。 可無論怎么去想、怎么去回憶。 榊原樂都沒辦法憑空抓到那一絲契機。 直到他抬頭,看到了爺爺的樣貌,看到了幾分伯父的影子。 于是,他認真回答: “只是寫信對于爺爺來說,仍然有其特殊的意義和價值.盡管電子通信方便快捷,但寫信能夠傳遞更深層次的情感和關懷。” 天海宗一郎表情依舊沒有變化。 榊原樂一愣,“我猜錯了么?” “沒有。” 天海宗一郎否定了他的說法,并接過來剛剛推門而入的,櫻伯帶來的綠茶。 天海宗一郎揭開茶杯的茶蓋,熱氣向上騰飛,慢悠悠地抿了一口。 “你說的已經很接近我的想法。對我而言,寫信的確代有其存在意義——親筆寫出的書信,總是比屏幕上像素點所構成的文字更加富有情感。 “證明這個說法的例子也有——兩名筆友常年交換信件,兩人互相在信件中訴諸自己的想法、感情,以及生活彼此的想法通過書信相互傳達和交流。在a筆友的眼中,b筆友所發來的信件質量、字體質量,越發精進a筆友感受到了b筆友在這份心中隱藏的心情,即——他十分尊重自己,不僅把信封的材質換得更好,更是磨煉了自己的書法,a筆友看到了這些為此大受感動.” 天海宗一郎抿了口熱茶,抬眼,看向了榊原樂: “知道我為什么要對你說這些么?” “不知。” “為什么會不知道?”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就是這么簡單。爺爺并沒有給我太多的提示,我如果強行回答,只是根據我個人的想法所產生的推測罷了.而這個推測比剛才的推測相比,毫無根基,更沒有意義。” 天海宗一郎因為他這十分有趣的回答而輕輕一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