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錯。” “難得你有此心。” 思慮再三,老皇帝看著趙恒,語氣平淡的夸了一句。 不是他故意偏心太孫趙炆。 而是一旦表現的對趙恒過于贊賞,落在群臣眼中,就更像是暗示。 誰不想做從龍功臣?更別說趙恒背靠圣人,到那時,就算趙恒本人沒想法,也會被人在耳邊鼓動,或者強行推上皇位。 但自古以來,儲位之爭何其殘酷。 老皇帝是從里面殺出來的。 他對此再明白不過。 也正是這樣。 他早早的立了太子、太孫,震懾其他諸子,不給他們滋生野心的機會。 但沒想到,趙恒此時跑了出來。 而且表現還如此優異。 這才讓他犯了難。 重賞,臣子會有想法,太孫趙炆及其身邊輔佐者也會對付趙恒。 若是冷遇,就趙恒目前的表現來看,確實有仁君器宇,而且太子的子嗣本就不多,萬一太孫發生點變故,趙恒也能頂上去。 最最關鍵的是。 趙炆和趙恒兩人現在都還小。 若趙炆德行、能力不行,趙恒又有圣君氣象,那就是讓他做皇帝又如何? 反正都是自己的孫子。 正因如此。 老皇帝這才不冷不熱的對待趙恒。 畢竟現在朝局,新舊兩黨斗爭激烈,再掀起儲位之爭,江山勢必動蕩。 他這樣做也是保護趙恒,儲位之爭一旦開始,兄弟情義都是狗屁,即便你不動手,別人也要弄死你,雙方不死不休。 而此時。 聽到皇帝這聲不咸不淡的夸獎。 趙恒忍不住露出笑意。 連忙順桿往上爬。 “孫兒謝過皇爺爺夸獎。” “只是夫子曾說過,做人做事要知行合一,知道問題,還要解決問題?!? “故孫兒在此懇請皇爺爺給個名分,讓孫兒做石泉縣的縣令,還有身邊幾位師弟,也賞賜個一官半職,共同治理石泉縣?!? 趙恒開口請求。 作為皇孫。 不能參加朝廷科舉,考取功名,想要官職只能靠皇帝直接任命。 此時,聽到這番話。 老皇帝和太子先是眉頭一蹙,還以為他是想奪嫡,但很快便松了口氣。 縣令只是正七品官員,在百姓看來很大,但在他們眼中卻小如草芥,畢竟大晉地大物博,有數十個郡,而郡下面又分若干個縣。 同時,郡縣亦有大小之分。 石泉縣雖然靠近皇都,但戶口、占地在郡縣當中算是小的。 趙恒想當個縣令。 以他的身份,其實是有些低了。 不過老皇帝卻覺得剛剛好。 真要給大了。 反而不美。 于是,老皇帝想都沒想就答應下來。 “你想要官職,朕可以給你,但治理一方百姓,不是瞎胡鬧。” “若是半年內你沒有將石泉縣治理好,惹得百姓生怨,到時朕非但要罷免你的官職,還要重重嚴懲,以安民心。” 老皇帝的表情極其嚴肅。 他也想趁此機會。 觀察下這位平日里不曾注意的皇孫,到底有幾斤幾兩。 而見皇帝答應。 趙恒臉上瞬間露出燦爛笑意。 “多謝皇爺爺!” “孫兒還有同門師弟,絕對不會辜負皇爺爺的恩賞!” 趙恒開心的沒邊,旁邊的慕子白幾人同樣如是,只不過有一點很不爽,張嘴師弟,閉嘴師弟,誰老大誰老二還不一定呢。 只是一想到可以有機會實踐。 也就沒去和趙恒計較。 心中暗暗攢了一股勁,想要治理好石泉縣,給皇帝、夫子,還有所有人看。 不遠處,將這一切收入眼底的趙炆,心頭怒火稍稍壓下。 “真是蠢貨,居然只要個縣令?!? 趙炆不屑的想著。 在他看來,要爭,就爭皇位,一個破縣令有什么好要的。 自己要治理的是江山社稷,一地之民太小,一國之民才夠他施展才華,果然,庶子就是庶子,小家子氣,上不得臺面。 這樣想著。 趙炆卻是不打算放過趙恒。 即便這位弟弟對皇位真沒有想法,但他本身的存在,對自己就是威脅。 若是他治理好石泉縣,皇爺爺和父王兩人又一時糊涂。 自己的太孫之位可就不穩了。 而就在趙炆思索著該怎么將趙恒踩落泥土,讓他爬不起來時。 臺下。 不少儒生思緒起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層之臺,起于累土。 想要知道如何治理百姓,必須要了解百姓需要什么,而想要知道百姓需要什么,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到當地詢問百姓。 蘇圣之言如暮鼓晨鐘,振聾發聵。 也是因此。 這些儒生決定效仿趙恒。 先到石泉縣一探,而后若是趙恒不棄,求個差事來磨礪下自身經驗。 這也算是蘇圣所言的知行合一。 當然,還有一點。 趙恒既是蘇圣的弟子,又是皇孫,若是德行、能力都可以。 將來未嘗不可登上至尊之位。 到那時,有圣人指引前路,皇帝又是圣君,大晉百姓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盛世,他們也將名垂青史,輔佐圣君治理國家百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