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郎朗夜空,明若白晝。 半空中,文圣虛影散發(fā)的光芒,如同一輪大日,照耀整個皇都。 而后,在百姓期盼好奇的目光下。 文圣虛影緩緩開口。 “蘇長歌,你可知錯!” 聲音宏偉,百姓們一臉呆愣的站在原地,眼中滿是不可思議之色。 他們沒有聽錯吧?文圣竟然問蘇狀元是否知錯,難道是蘇狀元做錯了什么事?可是幾天前,文圣還站在蘇狀元后面啊! 一時間。 百姓們一頭霧水,摸不著頭腦。 而在大晉學宮內。 當文圣的聲音傳入眾人耳中。 除了少數(shù)幾人以外,幾乎所有人的心情都跟著沉落谷底。 “蘇長歌,你也有今天!” “恭請文圣圣裁!” “此子之罪,罄竹難書,十惡不赦,乃當世之少正卯,請文圣誅之!” 嚴院長及他身后的弟子大呼小叫,此刻的他們就像是找到了主心骨,找到了依靠,被蘇長歌欺壓已久的怒火猛地爆發(fā)。 只要這次能給蘇長歌定罪。 世間再無新儒! 此子消失。 一切都會回到從前那般和諧寧靜。 孔興儒心中亦是興奮。 這一次,他不惜耗費了積攢六百年的愿力,只為將蘇長歌徹底打落下去。 什么當世之圣,不聽他們孔家的話,敢和他們孔家作對,就算才華、天賦再如何出眾,也休想在儒道內有半點立錐之地! 而此時。 臺下那些支持蘇長歌的儒生中,響起一陣聲音。 “現(xiàn)在可如何是好?” “文圣虛影降臨,除非蘇圣立地成圣,否則絕無扭轉局勢的余地。” “不可能!文圣怎么可能如孔興儒說的那樣?” “唉....” 一道接一道的聲音響起。 有不甘,有氣餒消沉,有憤慨,但更多的是嘆息和失望。 文圣的出現(xiàn)就像是一記重拳,將他們心中堅守的仁義錘的粉碎,圣人尚且不講道理,偏袒子孫,那這儒道修的還有啥意思? 一時之間。 眾人心中變得無比空洞迷惘。 儒道。 到底修的是什么? 若是求仁,為何不一視同仁? 若是為孝,將全天下女子,甚至包括母親,皆視為輕賤女子,安可稱得上孝? 若是取義,蘇圣救濟江南萬萬百姓,為儒道正意,造福萬世子孫,可文圣卻惘顧道義,出手對付蘇圣,這是何理?! 無仁,無孝,無義。 這樣的儒道,還是儒道嗎? 儒道到底是文圣言下之儒道,還是心中仁義所化之儒? 眾人心中一團亂麻。 也就在此時。 蘇長歌的聲音在他們耳邊響起。 “笑話,我有何錯?” “天尊地卑,君子居于高位自當效法于天,居于下位則能效法于地。” “乾者,動而行健,自強不息;地者,靜而德方,厚德載物,所謂男尊女卑,男者如乾,女者如坤,陰陽互補協(xié)調。” “兩者何來貴賤之分?” 蘇長歌開口,闡述易經(jīng)之道。 而隨著他的聲音響起。 天空中的文圣虛影卻是眼神麻木,一臉無動于衷的表情。 孔興儒趁勢說道。 “蘇長歌,你歪曲圣賢之意,壞倫理尊卑之道,意圖攪亂天下!” “今在文圣面前,依舊怙惡不悛。” 說到這,孔興儒看向文圣。 “后世子孫孔興儒,請先祖出手,嚴懲此獠,廢其文宮,逐出儒道!” “可。” 文圣虛影緩緩應了聲。 下一刻。 文圣緩緩抬起右手,手中多出一柄戒尺,寶光縈繞,散發(fā)恐怖威壓。 見狀,不少人都閉上了眼睛。 不忍直視。 但此時,卻突然有人出聲高喊。 “不才孟靜,敢問文圣,何為仁孝?蘇圣之言又有何錯?!” “在下公孫異,受蘇圣之恩,方才能立文宮,蘊養(yǎng)浩然正氣,若連文圣也不明是非,那這儒道不修也罷,請文圣一并削之!” “后世子弟荀亮,以為文圣不公!” “蘇圣無錯,文圣不公!” “若要懲治蘇圣,請文圣將吾等浩然正氣,一并削之!” 這一刻,無數(shù)人站了出來。 在奉若神祗的文圣和心中堅守的仁義之間,他們還是選擇了后者。 亦余心之所善兮。 雖九死其猶未悔! 文圣是信仰,但道火不可滅。 看到這一幕,孔興儒頓時氣急敗壞。 他本以為文圣一出來。 就能將蘇長歌釘死在罪大惡極的恥辱柱上,永生永世不得翻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