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太學院,浩然堂。 隨著蘇長歌的聲音響起。 嚴院長眼神冰冷,心中升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恐懼。 心學之道。 不論何人皆可學。 自己若是坐視心學大行其道。 那世間恐怕再無朱圣門徒、朱圣理學的立錐之地! 理學和心學,絕非簡單的學說之爭。 在嚴院長看來。 這是正道與歪理邪說的對抗,就如當初文圣誅少正卯那樣。 子曰:人有惡者五,而盜竊不與焉。 一曰心達而險;二曰行僻而堅;三曰言偽而辯;四曰記丑而博;五曰順非而澤。 此五者,有一于人,則不得免于君子之誅。 而少正卯兼有之。 此小人之桀雄也,不可以不誅。 這段話出自禮圣的著作。 是不是他假借文圣之口說的并不重要,重點在于上面的內容。 人有五種罪惡比盜竊還可惡。 心達而險,內心明白世事,知道善惡好壞,卻還要去做險惡之事。 行辟而堅,行為邪僻卻頑固不改。 言偽而辯,言論虛偽還說的有理有據。 記丑而博,專門記一些丑惡的東西,而且還拿出來嘩眾取寵。 順非而澤,順著違背道德的思想來傳播邪說。 這五種罪惡,但凡身上有一種,就免不了要被君子誅殺,而少正卯五惡兼具,乃是小人中的桀雄,所以文圣才將他誅殺。 而今,在嚴院長眼中。 蘇長歌的心學忤逆朱圣之說。 即便天地認可。 那也絕對是歪理邪說。 心達而險,行辟而堅,言偽而辯,蘇長歌此人五惡以具其三。 這樣的人必須誅殺! 心念至此。 嚴院長看著臺上金光籠罩的蘇長歌,心中升起一股殺念。 這一刻,他在心中不斷說服自己。 這不是不教而誅,更不是為了一己私利,而是效仿文圣誅少正卯,為了天下百姓不被歪理邪所帶偏的君子之誅! 而與此同時。 臺下作為文圣后代的孔興儒。 對于蘇長歌的心學。 并沒有像嚴院長等人那樣憤怒。 反而覺得此子有絕世之才,若干年后或可成為一尊天地大儒或者半圣。 至于說威脅,文圣之后,衍圣公歷經亞圣、禮圣、董圣、朱圣四位圣人,什么時候會因為他們的聲望而感到恐懼了? 不僅如此。 儒道的影響力越是壯大。 衍圣公的地位越是尊貴。 畢竟只要是讀書人,走的是儒道,那就要尊崇文圣。 故而,真正對衍圣公有威脅的。 不是儒道內的新學說。 而是像仙門、佛門、武夫這樣,不修儒道的異教徒。 簡而言之。 就是動搖文圣在世人心中地位,或者是觸犯衍圣公家族利益的。 才是孔興儒的敵人。 而蘇長歌的心學顯然不在此列。 “蘇狀元弱冠之年便能開宗立說。” “老夫佩服。” 孔興儒開口,起身來朝蘇長歌拱手,表達心中的敬意。 雖然是立新言,立新說,得到天地認可,但作為當代衍圣公,除了皇帝、圣人以外,孔興儒沒必要向其他人深拜。 “衍圣公客氣了。” 見狀,蘇長歌拱手還禮。 雖然不喜歡孔興儒之前讓自己逐出趙恒的做法,但一碼歸一碼。 而這一幕落在嚴院長的眼里。 讓他更加憤怒了。 因為這代表以衍圣公為首的儒學世家,承認了心學是儒學一派。 理學,危! 正此時。 天空中的異象緩緩消散。 一切恢復原樣。 “就差一點。” “就能直接突破到儒道六品。” 蘇長歌感受到修為停在七品明意境,心中暗忖一句。 但想想也對,這個世界的心學雖然是自己第一個提出,但心學畢竟不真是他自己的學問,而是前人之澤。 之所以能引動天地異象。 靠的大部分都是陽明先生的道理,以及自己對心學的理解。 能突破到七品已經算不錯。 只不過,等將來修習心學的人多了。 憑借教化之功,他的修為也會一直增長,就是過程慢了點。 而此時,正當蘇長歌心中思索著。 突兀間。 外面傳來一陣急切的呼喊聲。 “院長!” “院門口聚集了數千讀書人,他們都是來拜見蘇夫子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