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慕老頭看著春風得意的老信國公。 心中無比的郁悶。 說詩好吧,讓這老東西長臉,說不好則是昧了良心。 于是他索性不說話。 將注意力重新轉到沙盤上,就當沒聽到老信國公的話。 而慕子清這邊,看著桌上的詩詞,眼神中滿是贊嘆,敬仰之意。 “蘇夫子的詩才,當世無人能及。” 念此,慕子清嘴角微微揚起。 ...... 太子府邸。 蘇長歌與太子在府中同游。 基本上都是太子發問,蘇長歌回答,或是詩詞歌賦,或是朝堂政策。 但與之前的攤丁入畝不同。 蘇長歌回答的中規中矩。 既沒有出現紕漏失誤,也沒有出現令人耳目一新的政策。 就如此,時間過得很快。 轉眼之間,就已經到了申時,太陽漸漸西沉,不似午間那般熾烈。 “唉,馬上就到夏季了。” “希望今年能風調雨順,無旱無澇,這樣百姓們也能過個好年。” 走廊上,太子出聲感嘆道。 “天意非人力所能控制。” 聽到聲音,蘇長歌答道:“正所謂盡人事,聽天命。”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在雨季來臨前,應當派遣官員前去檢查堤壩,扼制人禍。” “其次,命各地縣府預先收購米糧,做好賑災的準備,若真遇到大雨,堤壩被沖塌,亦或者出現旱災,這樣也可從容應對,開倉放糧,救濟災民。” 蘇長歌開口,回答的中規中矩。 沒有將以工代賑那套拿出來。 畢竟現在只是問答,災情還沒有發生,說出來也沒什么用。 “恩。” 太子點了點頭。 蘇長歌的回答雖然循規蹈矩,但卻不失老成謀國之意。 畢竟新意的東西哪有那么多。 就好比洪澇,干旱。 可不就是提前做好準備,盡人事聽天命,能防則防,能救則救。 太多新意。 反而會將事情變得棘手。 正此時,一道尖細的聲音突然響起。 “殿下,晚膳備好了。” 一名太監走來,姿態禮儀都很講究,小碎步,低著頭,兩手垂放。 “恩,孤知道了。” “你退下吧。” 太子揮揮手,讓他下去。 然后轉頭看向蘇長歌。 “蘇狀元。” “天色已晚,勞你陪孤走了一天,先去用膳吧。” 太子開口,語氣敦和。 蘇長歌走了一整天,聽到可以干飯,自然不會客氣,點頭答應下來。 然而,就在這時。 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突然響起。 “殿下!” “殿下!” 兩人轉頭看去,只見一名太監急匆匆的跑了過來。 “沒看到有貴客嗎?有沒有規矩。” 太子開口訓斥,微微蹙眉,接著出聲問道:“何事如此慌張?” “奴婢知錯。”太監趕忙認錯,然后聲音顫抖的說道:“啟稟殿下,四公子...四公子他突然落水了。” 太監非男非女,所以自稱奴婢。 此話一出。 蘇長歌怔了一下。 這個世界的人難道和水有仇嗎? 又落水?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