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林毅回憶了一下飛行手冊后,有點不解地問道。要凸顯雷振是沒錯,但不能把主角給丟了啊,全拍雷振去了,那這部劇的男主到底是誰? “輕度風切變嘛,設計一個響‘windshear ahead’的警告就好了呀。警告響了,但風切變的實際強度,幾近于無,空速都不掉的那種。儀表監控沒有任何異常,所以起飛后,林燦這個新人下意識地喊正上升...” “風切變改出前,不允許改變飛行姿態!” 林毅秒懂! 所謂的“windshear ahead”警告就是預測式的風切變警告,和正牌“windshear”風切變警告相比,情況更輕松,預測嘛,都不一定會真發生。按徐教員的想法,這個預測式的風切變警告響起,但實際上其實是沒有風切變發生的,飛機正常起飛。 于是乎,正常的起飛性能,正常起飛時會顯示的儀表數值都給了林燦這個新人一個錯誤的判斷,讓他下意識地按照標準起飛程序在飛機起飛后核實正上升率,并喊話。 而核實完上升率后,同步的操作就是收回起落架,也就是收輪。林毅清晰地記得在手冊上,關于風切變改出機動的章節中有明確地規定: “脫離風切變之前,不要改變起落架或襟翼形態!” “對咯,這種錯誤,新人不注意很容易犯。而且我覺得這一幕也能體現雷振的敬業精神嘛,就像那句話說得那樣,運行安全重于天!哪怕是預測警告,都必須嚴格遵照安全運行的要求,嚴格執行處置程序,不能疏忽大意!看著儀表上沒有風切變,就不按規定操作。” “可以可以!就這么改..誒,徐教員,有沒有興趣演一下雷振?咱們對對戲,看看臺詞怎么弄?” 徐教員這個帶飛經驗豐富的機長教員都說這是新人容易犯的差錯,那林毅還有什么好說的。就這樣改唄! 要加入一段全新的劇情,自然就得想想人物對話的臺詞該怎么編了...林毅瞅瞅自己,再瞅瞅徐教員,摸摸眼前的操作桿,這臺詞怎么編,答案還不清晰嗎? “哦?哈哈哈哈,好,那我今天也演一回戲。等等,我去把風切變調出來。” 徐教員聞言微微一愣后,便立馬明白了林毅的意思。笑著起身走到觀察員座位上,那里有模擬機的操縱面板,平時飛行員考核時,教員們就會在那塊面板上設置各種空中的突發情況作為考題。 設置一個起飛階段的風切變,對徐教員來說,完全是家常便飯的事情。等他熟門熟路地快速設置完起飛后會出現風切變后,又直接將飛機拉到了跑道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