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太厲害了?!? “沈老師就是我努力奮斗前進的最終目標,希望以后有一天我也可以像他這么優秀。” 高立軍的眼神中透著堅定之色。 這次跟著沈言一起配音,他更加明白自己與沈言的差距有多么大,就像在兩人之間橫了一座珠穆拉瑪峰,不是短時間內可以逾越的。 他也不心急,知道有些路是要一步一步走的,得腳踏實地,不能好高慕遠。 《亮劍》這部劇的配音還在繼續,配音導演看到高立軍不錯的表現之下,讓他嘗試第二個角色。 他的進步很明顯,跟其他新人相比,他已經超出同期生很多了。 這也得益于他的基本功,是科班人員出身,外加自己也肯努力,有這樣的進步不是偶然。 這也是為什么他一個新人配音演員,配音導演這邊也肯給他嘗試。 只要他肯努力,大家也會認同他。 至于其他的新人,他們的身上或多或少都會有存在一些缺點,比如‘nlr’不分,這都是普通話的標準問題了。只有勤加練習,改變這些過去的說話習慣,才能更進一步。 要是碰上地方口音太重的,如經常冒出‘川普’、‘塑普’、‘廣普’、‘東北腔’……等等,那些就可能極大地限制了個人的發展,所能配音的角色就限制死了,就只能那一類,那在這行里還怎么堅持下去,怎么生存下去?所以除了克服這些毛病,別無他法。 播音有其固定的方法和格式,如同一個模板,你勤加練習照著做即能達到要求。 不過配音追求的是行云流水千變萬化的境界,有它獨特的包容性。缺點有時也會變為特色和優勢,這也是它的魅力之一。 每一個從新人過來的配音演員,他所經歷的東西都非常多。 別看吳子倉的表現沒有沈言那么亮眼,但是他的配音四平八穩,大部分角色拿手捏來,可以很快遞進入角色狀態,也可以很準確地表達出自己配音角色的性格特點。 這些都是新人所不具備的能力。 高立軍跟著沈言和吳子倉兩人,一邊看著一邊學習然后再一邊嘗試自己實踐,這種模式對他來說是最好的,也是最容易進步。 這一行,總歸還是要多練習,多學習,多實踐,多吃苦。 ‘所以你永遠不要考慮自己適不適合這個角色的問題,你只需要把你所需要配音的角色給配好就行了?!? 這也是沈言和吳子倉教導高立軍在這行生存最重要的道理。 適不適合這個角色,是配音導演去考慮的事情,不是配音演員。 新人要是想太多,就會容易出現各種問題。 “第27頁分鏡345……” 到了中后期,沈言的任務量大大減少了。 沒有島國人的戲份之后,他就不需要再給這些人配音,只需要補錄幾個其他角色的配音。 配音的錄制還沒結束,高立軍繼續看著沈言和吳子倉的配合。 這樣的一幕對他來說,就是享受。 他可以近距離地觀察前輩們配音時的神態,口型,以及配音的小技巧。 比如怎么最快速地調動情緒,怎么讓自己更好地進入狀態,怎么更好地運用一些輔助道具。 “以后你多給我惹點事兒~啊?!眳亲觽}給旅長配的音,他的神態當時也是非常地傲嬌。 他完全就像是把自身給代入了進去。 這不僅僅只是配音,而是配音+表演。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