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確確實實是個大孝子,這點確實沒有忽悠朱楨。 楊士奇回來時,從街上割了點老母愛吃的豬頭肉。 回到家時,老母已經將飯悶好。 他便勤快的弄了些青菜燙熟,又將豬頭肉切了,擺在木桌上。 楊士奇又盛好兩碗飯,這才喊老母過來。 楊陳氏年紀只有四十,可是卻一臉風霜,看起來怕是有五十歲了。 她見到桌上有肉,不禁埋怨道: “奇兒,今日怎么又割肉了?你賺的那些束脩,可經不起這么花!” “不礙事的!”楊士奇給老母夾了塊半肥的豬臉肉,笑嘻嘻道: “前些日子,孩兒去見海桑先生時,他說再給孩兒介紹些教書的活計,到時候就是天天吃肉,也吃的起呢!” “那很好,很好!”楊陳氏扒幾口飯,又滿臉期待道: “若是朝廷能早日再開科舉,以吾兒之才,必能高中。到時候光宗耀祖,自是不提,吾兒也不用如此勞累了!” 楊士奇卻搖搖頭道:“自洪武四年開科之后,中間已斷了七八載,朝野之中,若無強力之人推動,恐怕短時間難以恢復。” “聽說胡惟庸大權獨攬,他為何不向皇上提議呢?”楊陳氏似有不解道: “這樣一來,天下讀書人,都要感念他的恩情了!” “正如此,他不能也不會提的。”楊士奇一語點破道:“讀書人只能感念皇恩浩蕩!” 母子倆一邊聊,一邊吃完了晚飯。 楊陳氏主動要來收拾殘局,楊士奇便出門,沿著門前小河走一圈消食。 他正考慮著,怎么把楚王招攬他的事,講給老母聽。 楊士奇覺得,楚王看樣子怕也不比自己大多少,若是他誠心相邀,或許真能能去武昌做一番事業。 若對方只是少年心性,有始無終的話,自己帶著老母去武昌,那豈不是被坑慘了。 有鑒于此,楊士奇決定,還是再試試對方,再跟老母提吧。 ~ 翌日一早,楊士奇來到村塾。 赫然看見門口站著一位昨日見過的,楚王的隨從。 對方見楊士奇走來,恭敬的捧起一個木盒道: “先生,這是我家公子送給先生的東西!” “唔?”楊士奇眼皮輕輕一跳,擺手道: “有道是無功不受祿,你家公子的心意在下心領了,還請回吧!” “公子說的很準,楊先生肯定不會接受!”那隨從一臉笑意道: “這里面不是什么貴重東西,都是我家公子特制的,先生教學肯定用得著!先生就收了吧,若是覺得不妥,他日還給我家公子便是!” 說完,隨從直接將木箱塞到楊士奇懷中,轉身一溜煙的跑了。 “哎,哎……”楊士奇呼喊不及,對方已經消失在街角。 “唉!”他輕嘆一聲,手臂夾著木盒,推開村塾大門。 進來自己的塾房,楊士奇將木盒放在書桌上。 他拿起幾本書,在上頭輕輕劃了些墨線,準備起今日的課程來。 不一會,他又放下書本,扭頭看向那木盒。 “里頭若是裝的是金銀,那可就太侮辱我楊士奇了!” 他自言自語一聲,將木盒拿了過來,輕輕打開盒蓋。 只見盒子里頭是大小不一的格子,每個格子里都放著一團綢布包裹的物事。 楊士奇更加肯定,里頭放著的是金銀珠寶一類了。 他輕輕拿出一個綢布包,輕輕解開,發現里頭確實一個銅柄接圓圈的一樣奇怪東西。 楊士奇看到圓圈中鑲嵌有晶瑩剔透的琉璃樣物體,就更是好奇了。 好在下面有一張小紙片,介紹了這是什么東西。 “此物名為放大鏡,對著書本,拉動遠近,可放大書本中的小字!” 他念著紙片上的字,馬上拿起那放大鏡的銅柄,對著手頭上的書本,照看起來。 通過晶瑩剔透的琉璃,楊士奇赫然看到書本上的字,被放大了不少。 “咦!”他訝異道:“世間還有此等神奇之物?” 忽然,他面露笑容道:“海桑先生之前說,他老眼昏花,看不清書上之字了,要是有了此物,豈不是又能看書了?” 楊士奇低頭看看木箱,里頭還有三柄放大鏡,看來對方早有考量,給自己好幾個,也方便自己送人。 “這楚王殿下,倒是蠻細心的!”楊士奇點點頭,對朱楨的評價,瞬間高了不少。 緊接著,他又從木盒中拿出一個銅制的筒狀物,通過附著的小卡片得知,此物喚為望遠鏡。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