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可看著陛下對這份改革好像很有興趣的樣子,讓他不知道該怎么選了。 虞書尚思量了該怎么開口讓陛下打消這個念頭,“請陛下三思,大量修建學府耗時耗人力耗錢財。 如今又在修建皇陵,再加一個修建學府,百姓只會苦不堪言,屆時恐會民反。” 虞書尚說完,抬頭小心翼翼看了陛下一眼。 “激起民反?”陳玦起身繞過龍案,踱步到前面負手而立,斂眉思量,似乎在想虞書尚的話。 劉逸看了下四周,又看了看陛下,能夠同意改革教育的不多。 就在昨天得知此事時,也是頗為驚駭,甚至覺得陛下在異想天開。 但經過陛下所說,又覺得改革教育是一個好的改革。 劉逸身為寒門,比在場的所有人都懂寒門想要讀書識字的艱難。 不為自己,劉逸此刻只為天下所有出生寒門之子求一個未來。 是以,見陛下沒說話,劉逸再次站出來,他道:“稟陛下,虞尚書的說的也沒錯,但教育改革重在百姓,此事若是成功,我陳國孩童都能讀書識字。” “黃口小兒!”虞書尚皺眉,怒罵劉逸,“你的想法很好,可也要想想如今的形式,皇陵尚在修建,現在又說要修建學府,如此勞民傷財,你這是想逼百姓造反?” 虞書尚不說這個改革如何,只說這個改革會勞民傷財,會比百姓造反。 前面已經有過一次民反了,想來這一次陛下應該會慎重考慮。 虞書尚看向陛下,見陛下神色無常,倒是叫他看不出陛下的想法。 一方面是劉逸說的教育改革利于百姓,以方便是虞書尚說的此改革勞民傷財,兩者說的似乎都有道理。 贊同劉逸的有之,贊同虞書尚的也有,朝堂上因為這,兩方吵得不可開交。 聽著這些言語,負責記錄陛下起居注的蘇行余光朝站在上首的陳玦看去。 心想陛下看到這么多朝臣的反對,他這個想要改革教育心也會退卻下去吧! 唉!現在這些都同他沒關系,他不夠是個起居郎罷了! 蘇行嘆了嘆氣,一邊想著陛下何時不再讓他當個起居郎,一邊下筆記錄陛下的言行。 另一邊,看到在朝堂上兩方爭論不下的臣子,陳玦一點也沒有意外。 自古以來,改革都有爭論,他也早就意料到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