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時間過得飛快,一晃,距離富小九給霍夫人寫第一封信的時候已經過去了五六天。 這時候,富小九已經在后院建了一個三米長,兩米寬的大棚,里面成功種出了半個大棚的水晶蘭。 水晶蘭的長勢這么喜人,富小九一家都跟著高興。 富小九又給霍夫人寫了封信,告訴她水晶蘭已經徹底培育成功了,接下來富小九就要開始大批量制作金瘡藥和藥膏了。 富小九給藥用的“秋水霜”想了個新名字,叫做“生肌膏”,這名字聽著簡單明了,也好記。 富小九還在信里寫到,自己手里有銀子,可以先制作一批藥送過去,但是富小九怕制作完這一批藥后,手里的銀子就不夠了。 因為富小九就算把家里人都用上,人手也不夠,必須要多雇幾個人才行。 他們家的宅子太小,想雇人就得再租個大宅子。 富小九怕到時又是進藥材,又是雇人的,又是租宅子的,手里的銀子不夠周轉,藥和藥膏供應不及時,所以厚著臉皮問霍夫人,能不能在收到東西的時候就把貨款結了。 富小九是真不想開這個口,否則好像怕霍夫人賴賬似的,但富小九真的擔心不能及時供應藥品,影響了將士們對藥品的使用,才不得已在信里向霍夫人要錢。 富小九跟萬婆子把信送去了驛站后,就在菜市的告示牌上貼了張招聘制藥人員的告示。 與此同時,富小九又要尋覓合適的地方做制藥作坊。 向軍隊供貨是長期的買賣,她這都是獨家秘方,所以只能由她自己來供貨,成立個作坊是很有必要的。 還有一件事也挺費銀子,想把這么金貴的藥送到邊塞去,必須要雇鏢局押鏢,富小九已經打聽了,走鏢的起價就是五十兩銀子,從縣城到邊塞的距離,鏢師們來回一趟,起碼得二百兩銀。 富小九雖然有點心疼,可也不想讓霍夫人出這個錢。 富小九和萬婆子特意去找了趟萬臨,跟他商議了一下這件事,萬臨覺得富小九考慮的很周全,作坊越快開始越好,但是萬臨粗略的算了一下,就被所有成本嚇了一跳。 富小九告訴他暫時不用擔心成本的問題,富小九把所有的家底都告訴了萬臨,萬臨一聽家里居然已經有了將近一千兩銀子的家底,又嚇得倒吸了一口涼氣,簡直不敢相信這是他家的財產。 不過就算是這么多家底,經過這么一番折騰,就得折騰進去一多半的家底。 雖然向軍隊供應藥品是個掙錢的買賣,但是富小九不想多掙軍隊的錢,她打算薄利多銷,給國家節省下軍費。 知道了富小九的心思,萬臨對富小九更加敬佩了,心里還暗暗的生出了些自卑,不知道自己何時才能跟富小九一樣,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富小九沒耽誤萬臨多長時間,從萬臨那離開后,富小九讓萬婆子去牙行打聽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地方做工坊,富小九則去了鏢局。 縣城里只有兩家鏢局,一家在富街,一家在清街。 富小九先就近去了富街的鏢局,結果這家鏢局的鏢師都走鏢去了,十天半個月都回不來。 富小九只好又去了清街上的鏢局,剛進門,富小九就呆住了。 “你咋在這?” 富小九看見了一個讓她頭疼的人,忍不住問了一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