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過,神谷一行并沒有馬上走向那高高在上的古怪皇座,而是先就近詳細觀察其周圍的石柱與石棺來。
“十三口石棺,對應十三代人皇……”
其實神谷川就一直對天孫瓊瓊杵尊的子孫后代有些在意。
因為按照現世所流傳的日本神話故事,彥波瀲武的身份應該為瓊瓊杵尊的孫子,也就是天孫一脈的第三代人皇。
可進入葦原水穗國,了解了這里的一些信息情報后,卻發現彥波瀲武的人皇身份論資排輩排到了第十三代。
中間整整差了十代。
而那“消失”的十個人皇,在現世神話之中是完全沒有任何記載的。
關于這一項矛盾,用“后世神話和事實存在出入”確實可以解釋,但或許這其中還有什么更深層次的原因。
走近距離大殿入口最近的石棺與石柱,八咫鳥將她手里的提燈舉起,幽藍色的燈光映照在造型奇怪的石柱上,那些扭曲的黑石紋理微微反光,連成詭異的發光通路。神谷川則是將眼眸微凝,他在石柱上看見了文字——
[初代人皇瓊瓊杵尊得國,一統葦原,鞏固人皇之治。大…穴…牟…遲早前竊得神器生弓矢、生太刀、天昭琴,后又向高天原竊下神智,教導葦原人種灌溉種植、畜牧紡織、醫藥禁厭,人種得以率先開智開化。]
“哦?”
神谷川注視著石柱上的文字,臉上的表情變化不定。
本來按照常理,這第一柱石柱上的文字,應該是對瓊瓊杵尊進行歌功頌德的。
但除去開篇提到瓊瓊杵尊以外,后續應該有天孫名諱的地方,全都鑿刻上了“大穴牟遲”的名諱。
而且相比碑文的其他文字,“大穴牟遲”名諱的雕刻痕跡明顯要粗暴和狂亂很多,而且應該是后來才覆蓋掉了碑文的原本內容,所以顯得稍難辨認。
“竊取生弓矢等神器,教導種植與醫藥,給子民開智。即便在神話傳說里,這些事情也是大國主,也就是大穴牟遲做的。這是……把大國主所做的事情和瓊瓊杵尊的傳記雜糅在一起了嗎?”
神谷川這樣想著,他隱約有點猜到葦原曾經發生過什么了,不過還不能完全確認,得再看看后續的碑文記載。
移步到第二根石柱——
[二代人皇山幸彥承國,德澤天下,武功赫赫。大…穴…牟…遲整備軍隊,制定律法,在位二百六十余年,葦原統治平穩。]
第三根石柱——
[三代人皇繼位,葦原神國動蕩不安。妖種因不滿人治,四下叛亂并起。大穴牟遲親討不臣,誅殺妖種無數,生靈涂炭。大穴牟遲在位五年,死于鎮壓叛亂。]
第四根石柱——
[四代人皇承接兄皇遺愿,平定叛亂。大穴牟遲改鑄生太刀為暗牙黃泉津,歷時二十六年,暗牙黃泉津飽舔妖種鮮血,葦原妖種之亂終平,歸降妖種降為奴仆,人治得以再度推行。大穴牟遲在位第八十六年,因早年征戰傷病,操勞而亡。]
從對應第三代人皇的石柱開始,記載人皇傳記的碑文里就不再出現人皇的名字了。而大穴牟遲的名諱,則像是理所當然一樣出現在其中。
神谷川就這樣一邊觀察那些石柱,一邊朝著屹立在大殿高處的尸骸皇座走去。
“這樣看來,天孫一脈的諸多人皇,全都是大國主的化身嗎?”
結合石柱上的文字內容來看,天孫一系的人皇本身是存在著血脈聯系的倫理邏輯的。
像已經不知名諱的三代人皇,和后來上位的四代人皇,他們之間的關系就是兄弟。
兄長死于妖種叛亂,然后弟弟上位繼續平叛。
神谷川對此有一種猜想——
天孫一系人皇之間的皇統交迭,完全是按照正常的流程所進行的。但大國主或許是通過某種方式影響了歷代的人皇,從而間接控制了他們的治國行動,而且這種控制的效果可能有強有弱。
譬如最開始的瓊瓊杵尊和山幸彥,他們在坐上人皇位置的初期,或許是憑借著自我意識在行動的。
但在人皇位置上坐得越久,或許受大國主的影響就越深,繼而被慢慢侵蝕影響。
起初兩篇人皇傳記里,瓊瓊杵尊和山幸彥起初還擁有自己的名諱,后來被“大穴牟遲”頂替,大概也暗示了這一點。
至于后來的三代和四代人皇,他們連自己的名字都沒有留下,可能從一上位就是大國主影響控制之下的傀儡。
“看來大穴牟遲或許留了某種后手,就算將葦原讓給天孫瓊瓊杵尊,就算自己死了,也依舊可以影響和控制葦原。嗯……想想也是,大穴牟遲之所以能成為大國主,是因為祂本身就是葦原國的神格化身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