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一輪的50位評委離開華夏臺之后,當天下午,第二輪的30位評委便來到了那間專門用作主題曲評選的辦公室。 現在已經是九月初了,“無名英雄”主題曲要在九月二十五號之前確定,隨后節目組還要通知歌手過來彩排。 主題曲評選的重點在第三輪的100進10和第四輪的各行業無名英雄親自來評選。 所以前兩輪的節奏需要拉的很快。 這一批的30位評委中同樣有歌手、詞曲人、樂評人、唱片公司制作人等等,大家來自五湖四海,都是業內精英。 王晨是一名樂評人,他的真名并沒有多少人知道,但他的網名卻是讓關注歌壇的人如雷貫耳—— 耳皇。 擁有上千萬微博粉絲,以評論犀利而著稱的知名樂評人。 在上一期《我是歌手》播出后,王晨那充滿激情的樂評,也是蘇青梅的《后來》能迅速爆火的原因之一。 同時,能受邀成為“無名英雄”主題曲第二輪的評委,也說明了王晨在歌壇的地位。 不過令人奇怪的是,在來到華夏臺之前,王晨接到了一位朋友的電話。 這位朋友是第一輪的評委,他當時非常激動地告訴王晨,讓他一定要留意一首歌,甚至還拜托他一定要給這首歌打高分。 作為一位極其客觀和苛刻的樂評人,王晨自然是對這種“作弊”的行為嗤之以鼻。 他猜測,這位朋友估計是收了別人的好處,才會搞這種小動作。 他王晨可是大名鼎鼎的耳皇! 豈會同流合污?! 王晨走進評委辦公室,看到不少熟人,紛紛微笑打招呼。 “曾老師,您也來了?” “陳監制,好久不見了。” “許老師,咱一組唄?” 這間辦公室很大,能同時容納五六十人。 節目組已經提前準備了幾十臺播放設備和耳機。 為了提高效率,30位評委分為五組,每組負責200首歌。 最后根據分數直接排出名次。 王晨在第二組,同組的都是熟人,幾個人說說笑笑,有人低聲對王晨道: “老王,剛剛我接到周林的電話,他說有一首歌很不錯,讓我留意一下,周林說他們那批評委全都給這首歌打了高分。” 王晨有點驚訝,“我也接到了鄒正的電話,說的事兒跟你差不多。” 對方震驚:“不會吧?難道他們說的是同一首歌?” 王晨問道:“老周說的那首歌叫什么名字?” 那人左右看看,低聲道:“好像叫孤勇者。” 王晨更驚訝了,“對,鄒正跟我說的就是這個歌名!” “不會吧,你們倆也被推薦了這首歌?” 旁邊有人聽到了,也是一臉驚訝地湊過來。 他的聲音有點大,整個辦公室的人都聽到了,王晨有點郁悶。 淦,不會被人誤會我們給人開后門吧? “是孤勇者嗎?我也被參加了第一輪評選的朋友推薦了這首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