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你要去哪,viavia。” “謎一樣的,沉默著的。” “故事你真的在聽嗎?” 江濤神情悵然,似是陷入回憶中。 當年的初戀,當年的伙伴,當年一起發誓要當作家,要把故事寫給全世界看的那些朋友。 現在你們在哪里? 當年我們寫的故事無人問津,我們住在京都的地下室,一起睡一張狹窄的單人床,一起就著涼水啃饅頭。 投稿無數,被退稿無數,編輯說你這個故事不行。 你憤怒地說,我們的故事這么好,你真的有認真在看嗎?! 你喝的大醉,在雨中憤怒地狂喊,故事這么好,難道真的沒人看嗎? 轉眼多年過去,當初雨中狂喊的少年已經不再。 我們的故事也許已經沒人知道了,我很想講出來,說給別人聽,可是,真的有人在聽嗎? 許多遺憾和磕痕,都變成了此刻聽到的這句歌詞: “故事你真的在聽嗎?” 無數心酸和惆悵涌上江濤的心頭,還沒來得及感嘆,副歌已經來了: “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 “也穿過人山人海。” “我曾經擁有著的一切。” “轉眼都飄散如煙。” “我曾經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江濤如遭雷擊,呆坐原地,這歌聲猶如一道道閃電,一記記重錘,電的他渾身發麻,錘的他心臟顫抖。 京都闖蕩失敗,不甘心,去了杭城,去了滬上,甚至去了貴城的山里。 跨過山和大海,穿過人山人海,這不就是我前半生的寫照嗎? 江濤只覺得身體都在微微顫抖。 這首歌,是為我寫的吧? 其實,很多此刻正在聽歌的人和他有相同的感觸。 《平凡之路》能在地球爆紅,成為一首膾炙人口的金曲,不在于創作技巧,也不在于演唱難度,而在于歌曲中蘊含的人生感悟。 平緩的旋律,平靜的歌聲,卻將人生的坎坷和磨難融入其中。 每一個人都能從中聽出自己,找到共鳴。 歌以詠志,歌以傳情。 這就是好歌的力量。 “我曾經毀了我的一切。”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