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秋收前的各路推廣會-《小山戀》
王家圍子下面的村,皆是以村里同姓最多給村子命名。
張家是大家族,村里張姓也占一大半,可村里的名子卻是廖家屯。
原因是原先村里有一戶地主姓廖,那時就叫廖家屯,后來也就沒有變過,而且張家還是外來戶。
張老漢父親有四個兄弟,兄弟又有堂兄弟,這些年雖然天南地北都分開了,村里還是住著小半的親戚。
張新陽有兩個二爺兩個三爺,一個是爺爺堂兄弟那邊的,一個是爺爺親兄弟這邊的。
為了分清楚,說話嘮嗑提到時,都會在二爺或三爺前面叫一個‘前院后院’,放在一起就是‘前院三爺,后院三爺。’
張偉只知道他爺爺是一路抗日從山東那邊打到遼寧錦州,再從遼寧打到hlj,最后一家子就落戶在這。
別人家什么樣張新陽不清楚,他只知道他們老張家人格外重感情。
上面的長輩別管隔著多遠,只要是他們老張家的孩子,那就和自己家孩子一樣。
更不要說親兄弟之間,張新陽姑姑早些年嫁到王家圍子另一個大隊,隔著四五十里路,他大姑都會隔些日子攢點好吃的給張新陽兄弟送來。
現在大姑年歲大了,每年還要給張老漢釘兩個蓋簾拿過來。
蓋簾就是用高粱穗下面的桿曬干,再用結實的線縫成一個圓,包餃子時用來擺餃子,秋天用來曬干菜,冬天用來凍粘豆包。
不是什么貴重的東西,可這些年家里小來小去的這些東西,張新陽知道他媽就沒操過心,年年大姑那邊就幫著準備好了。
因為什么?
這就是親情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平县|
根河市|
达拉特旗|
台北县|
新河县|
张家川|
沙河市|
济阳县|
灵璧县|
竹山县|
全州县|
安吉县|
龙门县|
清原|
金堂县|
方山县|
桑植县|
万盛区|
定州市|
南靖县|
夏邑县|
水富县|
文水县|
汉沽区|
漯河市|
威宁|
崇义县|
武山县|
垫江县|
建德市|
金坛市|
巴楚县|
黄冈市|
温泉县|
莱芜市|
河北区|
蕲春县|
重庆市|
隆尧县|
天津市|
延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