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談話-《小山戀》
第(1/3)頁
三伏,眨眼的工夫就到了八月中旬。
張老漢蹲在地頭,心里想著事,身邊有人過來也沒有注意到。
直到人在身旁蹲下,他才看到。
“今天隊上沒事啊?”
“沒啥事,正好到田里看看。”兩家地挨著,都是南北通順的長條,各兩條,一直連到后屯。
“今年又是個豐收年啊。”張老漢就近指著眼前的一株稻子,“看看稻穗。”
八月是齊穗期,揚花、灌漿,進入成熟期,這個月是水稻成熟和決定產量的關鍵期。
“張二哥,種水稻這事,咱們太安大隊我就敬佩你,你看看一樣種的水稻,你家的稻子看著就壯實,年年你家產量也是最高的。”
“誰也不是一開始就能弄好的,種了一輩子水稻,啥時候注意啥都記在心里了。”張老漢看著自己的莊稼,心里敞亮,想到兒子,面上也有了一絲愁容,“種地哪是想的那么簡單,他上這么多年學,突然要種地,這不是胡鬧嗎?”
“二哥,你這話我聽出來了,心疼兒子回家種地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心疼莊稼啊。”高毅江注意到這一點,心有感慨,“在外人看來咱們種地就是為了賣糧掙錢,可那些人哪里能體會到咱們對莊稼的感情與愛。”
張老漢望著眼前綠油油的稻田:“熱不熱愛的,咱沒那么高的覺悟,就是心疼他們糟蹋莊家。”
“是啊,就是不想讓人糟蹋了這片莊稼,才需要熱愛這片莊稼的人來規劃未來。要說種地,誰不會種,現在種地也簡單,跟本不用什么經驗,就那幾步,在幾月揚化肥幾月噴藥,這些問問就都知道,所以說只要想種都能種,有沒有技術啥的真不重要。”
“重要的是觀念,還有對這片土地的熱愛,新陽說的很明白,過度施肥長此以往下去,土地板結,失去養份,最后變成枯地,子孫后輩怎么辦?常聽人說未來,如今現在咱們種地觀念還不轉變,這片土地還有未來嗎?”
“你家張新陽做的事,我支持,他是在做造福子孫后代的事。”
高毅江說得并不多,卻句句扎在張老漢的心上:“二哥,做為一個外人,我不能體會到你的感受,到是做為一個外人,我是真的羨慕你有一個好兒子。”
高毅江拍拍張老漢的肩,起身走了。
他的話也在張老漢腦子里回蕩著,直到兩腿麻的沒知覺,他這才慢慢站起身來,順著田埂往北走,近二十分鐘走到地頭,順著小道進了廖家屯,從屯里穿過去了后地,那里種著他家的旱田。
這邊種的都是苞米,因為春天一場大旱,苞米長的都不好,可挨著張老漢家的高大江家的苞米明顯是這一片地里長得最長的,秸稈高旱黃的葉子也很少,左右人家的苞米一比較,就像餓的皮包骨一樣,人家是水靈靈的。
二十多分鐘后,張新陽騎著電動車趕到了家里的旱地,與父親匯合。
張老漢看著兒子,與剛從學校回家時完全兩樣。
剛回到家的兒子穿著淺色牛仔褲和白棉短袖襯衫,一雙白鞋干凈得和白紙一樣,人也白,回家一個月后,瘦了,黑了,不過看著更健康了。穿的衣裳沒有變,白短袖襯衫只是不如回來時顏色清爽,泥漬斑斑,下面的牛仔褲剪掉一截,成了到膝蓋的短褲,白休閑鞋換成一雙拖鞋。
怎么說呢?讓張老漢選,他還是選后者,前者他覺得在家里兒子坐哪都不行,一碰一身灰,讓他覺得像瓷器。
現在他這個樣子,更接地氣了。
張新陽被父親盯了半響,心里也犯著嘀咕,等了一會兒忍不住問:“爸,你讓我快點過來有啥事啊?”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林格尔县|
镇安县|
郧西县|
九龙城区|
崇左市|
梁河县|
东光县|
天全县|
板桥市|
侯马市|
东丽区|
磐安县|
林口县|
凤庆县|
秭归县|
宁陕县|
新巴尔虎右旗|
乾安县|
青岛市|
古蔺县|
屏南县|
安泽县|
澎湖县|
多伦县|
永靖县|
永嘉县|
尼木县|
桓台县|
黄龙县|
南开区|
铜陵市|
鄂托克前旗|
分宜县|
尖扎县|
江孜县|
绵竹市|
博乐市|
望城县|
三明市|
沭阳县|
兴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