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京城。 一座農家小院中,一名須發皆白,面色紅潤的老者,正一邊看著手機,一邊發出爽朗的笑聲。 “哈哈哈!好!好一句能飲一杯無。” 老者身邊坐著一名年輕人,他忍不住問:“老師,什么事情讓您這么高興?” “看到有年輕人做出一首不錯的詩。”老者說著,把手機遞給年輕人。 年輕人雙手接過手機時,看起來十分穩重,但其實內心是驚濤駭浪。 老者名叫章文令,是中州國文學領域有名的老教授,在詩詞一道沉浸數十年。 甚至還編纂過教材,只要是中文專業的大學生,幾乎沒有人不知道章文令的。 直到退休時,章文令教導過的學生沒有上千也有數百,其中不乏位高權重的人。 而哪怕是那些大人物,在見到章文令時,都要恭恭敬敬地叫上一聲“老師”。 可見他們對章文令的敬重。 不過這么多年來,章文令稱贊別人寫的詩詞好的次數,可以說是屈指可數。 沒想到在今晚能夠聽到“不錯”的評價,并且還是出在一名年輕人身上,實屬難得! 抱著好奇、驚訝,還有不服氣等心思,年輕人仔細看起了吳鳴的這一個短視頻。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念完這首詩后,年輕人張了張嘴,一時間竟然不知道應該怎么評價好。 明明看起來是一首樸實無華的詩,但卻把邀請朋友來喝酒的熱烈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 年輕人可是自家長輩豁出臉面,才讓章文令收下當學生的。 因此他對于這次機會很是珍惜,在詩詞一道上也下了不少苦工。 但是在看過這首詩后,他發現人跟人之間確實有差距。 特別是在詩詞一道上,天賦比努力更加重要,也讓人更加難以抹平差距。 感受到年輕人情緒的低落,章文令開口說:“你無需掛懷,有的人厚積薄發, 又恰逢靈光一閃,寫出一首好詩并不難,難的是始終保持這個水準, 你在我這里學習也有些年了,你的成長跟進步都是明顯的,無需妄自菲薄。” 年輕人把手機還給章文令后,恭敬地回答說:“老師,我知道了。” “不過如果這年輕人能始終保持這水平,你怕是很難超越他,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最近有些浮躁了,被人打擊一下也挺好的。” 說到這里,章文令忍不住笑了出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