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趕在臘八節(jié)前夕,把作坊里儲存的干菜全部做完,今年提前放個早年的魏喜兒,把自己的心思告訴了作坊所以人,沒想到引起很多人的共鳴。 至此在深冬的季節(jié),作坊里毅然換了兩班導(dǎo)的隊伍。 每個隊伍連上十五天白班后,便換成夜班,誰也不用在意誰只上了白班,誰沒上夜班的事發(fā)生。 相比夜班較容易瞌睡,魏喜兒私自做主,但凡夜班的,每日多十文錢。一人一天十文,十五天就是一百五十文錢。 作坊里又六十多好人呢,可要墊付不少銀子,可魏喜兒相信連著兩月,杏花村的作坊都得了前三名,這月也不例外,大不了她把之前的獎金拿出來貼補這次的許諾呢。 如今杏花村的作坊,在魏喜兒的帶領(lǐng)下,幾乎跟所有禹州的作坊比起來,收入都是偏高的,因為每個作坊的掌事有總提層,魏喜兒沒有向別的作坊掌事那么心黑,得的提成全扒拉到直接腰包,反而是大氣的每月在增長的前提下,都會把多余的提成分?jǐn)傄徊糠纸o所有人。 狗子清晰的記得第一月加上他自己的二兩銀子,家里攏共收入了十七兩銀子。 上月又得了三十三兩銀子,這可是比上一個月足足多了一半啊。 眼下媳婦該了作坊新規(guī)矩,指不定這月又得多不少,如今作坊里誰不是笑容滿面的,都指著這月多掙點,過得肥年呢。 連著村口那拖著牛車賣豬肉的老板,如今是成天蹲在作坊門口,日日等著作坊里的村民下班,好買豬肉,一開始賣豬肉的老板是兩天來蹲一次,一次帶半只豬肉過來,哪曉得最后兩月,倒是天天蹲了,而且天天一頭豬都不愁賣,稍微下班晚點了,連豬骨頭都不剩呢。 連一個小商販都曉得眼下杏花村作坊里的工人,日子過得不差,狗子又哪里不曉得呢。 眼下他想趁這過年的節(jié)骨眼,在村口開一家小賣部,左右自家里村口不足三百米,倒是省了什么攤位費了。 這夜趁媳婦上完白班歸來,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媳婦,如今村子里不少人在作坊里做事,好些兩口子也都在呢,這成日扎推作坊,想上街買個油鹽醬醋茶的都不方便。 若是再家門口開一個小賣部,即賺了銀子又幫了村里人省了不少事呢。 “你說的這事,倒是成,只是你在作坊上班,這小賣部……” 說出了擔(dān)憂,狗子一早就想到了媳婦會這樣問,趕緊回道“害,我在作坊也掙不了幾個錢,倒不如留家里守著小賣部,興許收入也不差呢?!? 魏喜兒一聽也不錯,狗子在作坊不比婆子的收入高,都是做些笨重的伙計,也不用像她們一樣加班,也不存在什么加班費,開個小賣部倒是不錯的。 “成,那進貨那些~” “媳婦放心吧,這些我都打聽好了,只要媳婦同意,我明日就給作坊打招呼不干了,這小賣部我明日就找木匠打幾個柜子,要不了幾日就能開起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