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好好的婚禮被這么一鬧,又是娘家人又是孝服又是記者的。看熱鬧的人也不好再呆下去,他們紛紛退到外面。站在外面的空地上七嘴八舌的議論這件事兒,有人說這是娘家人不給閨女長臉有的人說這件事婆家做的不地道。 但不管怎么說,親爹頭七結婚這件事兒肯定是不對的。 沒有人會相信,親家去世劉家不知道。但是這件事責任最大的就在新娘子霍心雨,就算是婆家逼你,那也是因為你自己愿意。在你心里面,親爹壓根就沒有一絲一毫的位置。 劉長鎖也是有工作的人,他是個鐵路工人。段里的同事,領導都來參加婚禮了。這也是為什么劉家不愿意將日子改期的原因,怕領導不來了。畢竟調個日子很麻煩的!但是這么一弄,所有的同事都看不下去了。 顧沉走到寇溪身邊,將她從地上拉起來。一邊給她拍著身上的灰,一邊說道:“跟他父母一桌的那個穿著紫色的羽絨服的女人就是劉長鎖單位的段長。” 寇溪徑自走到那個女人面前,那個女人見到寇溪一副來者不善的樣子。反應過來,夾著包一溜煙的跑了。 寇溪拉了一把那個記者,三個人連跑帶顛的沖到了外面。那攝影師直接跑到了那段長的面前,拿著錄像機對著她。那個記者將話筒直接懟到了女人的臉上:“請問,您對今天的事情怎么看?” 寇溪在一旁說道:“她是劉長鎖的領導,特意來參加婚禮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管政.治的領導!” 街頭訪談這種事,在九十年代還不常見。老百姓看見這架勢,都會圍起來看熱鬧。那女人見自己躲不過,索性停止了背說道:“我事先也是不知道的,要是知道了事情是這昂一個女的,我肯定不能來參加婚禮。畢竟百善孝為先,你連父母都不尊重,誰還能尊重你。而且我跟這個新郎呢,我們本身也不熟悉。我們單位今天沒上班的人都來參加他的婚禮,平時呢也很少來往所以對他的個人生活確實了解的不到位。如果情況屬實呢,我也會上報我們的領導,最后如何處理還得看我們單位領導的意見。” 怪不得能當個小領導呢,寇溪嘴角微翹。這話說得可真漂亮,說自己不了解劉長鎖,來參加婚禮是因為所有的同事都來了自己就是隨大流。至于如何處理劉長鎖,那就看上頭的意思了,將這個鍋完美的推了出去。 九十年代,員工的政治覺悟還是很重要的。平時也會開各種會議,遇到重要的節日,大家還都得寫思想匯報。而且年底還得憑杰出青年什么的,畢竟這個年代還有分房子這樣的福利。這些所謂的思想匯報、杰出青年、優秀黨員之類的都是最終福利的競爭條件。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