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秦墨這話不是危言聳聽,此時眾人在一條船上,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橫陽君之家臣知曉張良才智,縱然對他有些怨言,卻也愿意以他為尊。 可一旦匯合橫陽君之家眷子嗣,往后的事情可就不好說了, 畢竟內斗傾軋什么的,也是歷史主旋律之一! 張良笑了笑,似乎并未將此事放在心上,只道:“這就要看橫陽君的子嗣們,值不值得我輔佐了?” “真正的君王,不會因私仇, 而枉顧大業。” “若橫陽君子嗣中,有能成大事的君主,哪怕懷疑我藏匿您,也只會寬宏或隱忍,并安撫我。” “待基業有成后,君主或許會清算張良之過,也或許會一直君圣臣賢下去,張良皆可坦然受之。” “反之,橫陽君子嗣若無城府韜略,不能容忍張良藏匿您,上來便喊打喊殺,那么張良也就可以死心,另尋韓國宗室輔佐了。” “橫陽君一脈如今勢微,百越亦有我家臣三百,我想走他們也攔不住……” 秦墨恍然不再多言,這是張良對未來君主的試探考驗,無可厚非也兩全其美! …… 一頓春節飯食,秦墨和呂雉足足忙活了一個時辰,眼看天要黑才算收工。 張良的家臣和橫陽君的家臣, 皆餓得前胸貼后背, 最后牌九都沒心思玩了,眼巴巴等著飯菜上桌。 不過,等待是值得的,飯菜之豐盛,超乎眾人想象! “諸君,過年要吃餃子,先來一碗酸湯餃子墊墊。” 秦墨秉承這時代吃席先上主食的務實傳統,給每人盛了一碗餃子。 張良看著碗中的酸湯餃子,卻是滿臉求知欲的看向秦墨。 眾劍客同樣也不動筷,只等秦墨解答。 這些時日,秦墨每每烹調一些見所未見的美食,每每也都要為眾人解釋一番,已成慣例了。 秦墨給自己和呂雉,也各盛裝一碗率先開吃,邊吃邊道:“我在底倉中找到一袋麥粉,便加水揉制勁道,又用木棍搟制成薄片,包裹餡料燉煮。” “這其中餡料, 乃是新鮮的海蝦、海蟹,只取肥美膏肉剁碎成泥,又加了蔥姜泥相佐。” “便是燉煮所用之湯, 也是昨日夔兄下海撈取的海參,用之熬煮整整一夜,化在湯中鮮美無比,出鍋時又加了酸醋辣油提味。” “爽口蝦餃伴著酸湯,一口下肚神仙也不愿做了!” 張良與眾劍客聽著講述,不由頻頻吞咽口水,又見他已吃半碗,卻無異樣之色,便也不再遲疑,各自端碗開造,吃的湯水淋漓。 秦墨在旁邊端出一碗調制好的醋汁蘸料,繼續道:“這餃子,又稱扁食,或嬌耳,北方南方叫法各有不同,吃法也各有不同,瀝水蘸著混合醬料吃,另有一番美滋味……” “哼~!” 橫陽君家臣見他忙碌多時,還有精力窮白活,皆是悻悻冷哼。 他如今已然知曉,秦墨初入軍伍未發跡時,吃不慣先秦飯食,往往主動操勞全隊飯食。 而這船上幾十人的飯食,與秦墨而言,根本算不得苦差事! “吸溜,哈……君侯又開始編故事了。” 張良啜飲著酸湯駁斥秦墨道:“據我所知,這麥粉還是君候前番征討塞外諸胡時,命暴秦少府制作石磨,才開始在關中盛行傳播。” “而自關中流傳出的麥粉烹調之法,也只有面條和面餅,這餃子,便是聽也沒聽過。 “所以,根本沒有那許多南方北方的說法,君侯莫要信口開合,欺吾等見識淺薄!” 秦墨伸手便去奪他的碗:“你不吃算逑,吃還堵不住你的嘴。” 張良趕忙端著碗閃身躲開,繞道桌案另一邊,蘸了混合醋汁品嘗。 眾劍客見秦墨被揭穿,卻是哈哈大笑,也紛紛夾了蝦餃去蘸醋汁,倒是難得快懷。 待餃子吃完,便是真正的海味盛宴! 蔥爆海參、清蒸海蟹、糖醋花魚、香辣燜蝦、蔥油煎黃魚…… 還有路過海島時收集的各種海菜,涼拌、爆炒、腌制、清燉…… 張良與眾劍客,吃的溝滿壕平,贊嘆不已,只恨無美酒相佐! 秦墨最后又端出一鍋蒸制的白面饅頭,每人一個挨個遞上:“年節不能無禮,莫嫌寒酸。” 這是后世北方人的習俗,過年蒸大饃,走親訪友必備。 其實還應該有棗花,不過那東西是閨女回娘家用的,秦墨也沒那手藝。 張良哭笑不得接了大饃之禮,揖手作謝莞爾道:“君侯一口一個年節,遵的是古之夏歷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