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自商鞅變法以來,關中百姓以耕戰為榮、軍功為尊,甚少關注商賈之事。 放在戰國亂世來說,又有生產力制約,這是正確的國策,也是秦并六國的基礎。 但隨著戰國亂世的結束,以及高產糧種的推廣, 商鞅制定的耕戰為榮、軍功為尊……當然仍是最值得推崇的國策,哪怕到世界末日也同樣適用。 糧食與軍隊,永遠都是國家基石! 不過,在此基礎上,國庫想要充盈,百姓想要富足, 便需鼓勵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 大秦對于手工業,或者百工匠人,也足夠支持, 可更多卻是用之服務于國家,服務于耕戰。 而民間手工業的潛力,則完全還處在待開發狀態,也只有用頻繁的商業活動去刺激,讓百姓看到有利可圖,才能將這份潛力開發出來。 河西商路便是振興商業的契機! 拍賣會便是打開河西商路的關鍵一戰! …… 侯府學館。 學子們休沐多日,空出來的侯府學館,便是臨時拍賣場。 咸陽城百姓受到天價請柬的刺激,從四面八方而來,攜兒帶女前來看熱鬧。 原六國商賈和士子們拿著請柬,又是忐忑不安,又是與有榮焉, 在百姓們的圍觀中, 依次接受軍卒搜身檢查, 從侯府學館偏門進入。 待他們陸續進入之后, 便是一位位關中商賈和軍功勛爵, 同樣接受軍卒檢查,而后步行入側門。 最后則是在朝的文臣武將, 或騎汗血寶馬而來,或捧玉乘坐車而來。 百姓們看到口耳相傳的寶馬與美玉,情緒頓時被調動起來,舉著兒女呼朋喚友,往前擁擠觀瞧。 文臣武將們得了秦墨好處,自是不吝炫耀,或舉起手中美玉,讓百姓看個仔細,或操縱胯下神駒,向百姓展示雄姿。 百姓們看的過癮,叫好聲一浪接一浪,孩子們更是拍紅了巴掌! 嘟嘟嘟—— 文臣武將進入后,秦王宮內突然傳來悠揚低沉的號聲。 維持秩序的軍卒精神一震,開始喝令看熱鬧的百姓退散,侯府學館也大開中門,擺出迎接貴客的架勢。 咸陽百姓到底是有些見識的,見此場面便明白,是宮內貴人要來了,于是紛紛遵從軍卒喝令退散,直至退出警戒范圍才停下。 踏踏踏—— 無數禁衛騎士從秦王宮內涌出, 擁簇著六匹汗血馬拖曳的巨大玉宇車,轉而行向毗鄰的侯府學館。 百姓們揖手大拜,高呼行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