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但今日柳思辰的一番話卻是徹底的點醒了他,他何不幫一幫城西樓的孩子,而且這樣的一份教案是前所未有的,指不定以后能普及起來。 劉喜這下答應(yīng)得干脆了,就這么決定下來,既然要教導(dǎo)城西樓的孩了,就得找一個大院子做私塾,他們的這一處院子還得住人。 柳思辰卻是直接指了指隔壁院,“等弟弟考試完,馮公子和吳公子也考試完了,若是高中,他們?nèi)艘捕既肓斯傺茫@兩位大概是不會住在這兒了,這一處院子咱們可以考慮一下。” “在這兒挨著街頭近,又在咱們家隔壁,到了飯點,夫子還能就近過來吃飯,也是方便。” 這倒是一個好提議,若是吳公子和馮公子沒中,兩人也不可能再留京城的,先前也問過,兩人會回到家鄉(xiāng)準(zhǔn)備三年后的再一次會試。 于是兩人決定下來,但消息并沒有傳出去,劉喜卻在閑暇時開始寫起了他的教案。 而內(nèi)城攝政王府,在當(dāng)時分別給內(nèi)城三品以上官員的府邸送了信,大義是攝政王府要辦族學(xué),會在國子監(jiān)請一位老夫子,專門教導(dǎo)六歲到十歲之間的孩子。 各府上的貴女和貴子,適齡的可以來攝政王府族學(xué)讀書。 這真是前所未見的信,看著是攝政王的邀請,卻帶著一絲要求,收到信了,能不送孩子去么?即使府上有族學(xué)的人家,也得將孩子送去。 誰敢得罪攝政王,一個敢跟太上皇對著來的人物,連當(dāng)今皇上都對他言聽計從的人物,滿朝文武誰敢得罪,何況他手上還有大量兵馬所掌管。 說句不好聽的,他要是像當(dāng)年秦王那樣造反,這天下的姓就得改,然而沒有大臣敢彈劾。 就算是御史臺,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因為范家立下的功勛,也是眾所周知的,當(dāng)年太上皇給范家承諾的攝政王之位,無可厚非,而且若無英國公的追隨,太上皇不會舉事成功。 如今范家子嗣單薄,卻個個都厲害,將來更是勢頭不可擋,連著太上皇都忌諱著。 于是收到信的各官員,不得不將府上六到十歲的孩子都送去攝政王府讀書。 武將家里辦族學(xué),真荒唐。 但是這位攝政王還真是說到做到,京城里從國子監(jiān)退下來的一位老夫子,是京城里出了名的大儒,才退下沒一年。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