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柳士原卻是擺手,“我無心于這些,咱們還是少去會詩樓,安心在家讀書,馬上就要考試了。” 馮海和吳昊也只好作罷,不再說這話。 柳思辰這幾日在街頭賣糖葫蘆的生意,越來越好,也刻意的去內(nèi)城打聽過了,真的有尚衣局的在招募民間的繡娘。 但這一次招募繡娘不是要入宮,而是想從民間的繡娘里挑選出更好的設計款式,做出前所未有的龍袍款式,如此在秋收節(jié)上皇上穿著這一身衣裳得萬人景仰,同時也借這一次機會顯得皇上愈發(fā)的親民。 柳思辰知道京城里流行的仍舊是廣袖長袍,要做改動,她是可以的,而且不僅在款式上改動,她還想在刺繡的圖樣上做個大改動。 柳思辰一邊做生意一邊思考著新衣的款式,也在京城幾大布莊逛了一圈,必須用什么樣的布料繡出來的袍衫才流暢合身。 尤其她清楚山槐身姿的尺寸,就是不知如今的山槐有沒有吃胖一些,估且按著原先的尺寸給他做一身吧,也不是第一次給他做衣裳了。 柳思辰帶著小團子從城南回去,前頭突然被一位中年男子攔了去路,對方直接道出身份,原來是城西最大的糖糕鋪百德善糖鋪的管事。 他已經(jīng)注意她好幾日的,看著她的糖葫蘆生意越來越好,每天一趟,只要出去走一走就能賣完,但他看著她又不多補充一些糖葫蘆,也不在一處地方停留,他就覺得必定是在找合作的糖鋪。 于是這位管事便動了心思,想與她合作,每日由她提供兩大缸糖漿送來鋪面,用于糕點的制作。 對方敢這么用她一個外地人做的糖漿,看來已經(jīng)調(diào)查了她一番,于是柳思辰試探的問了兩句。 管事也不繞彎子,直接說道:“的確,我知道夫人有位弟弟正是今年來京趕考的舉子,你們住在城西樓小巷子,如此我也才放心的與你做生意。” “想必你們也打算今后留在京城吧,畢竟我瞧著你將孩子都帶了來,而且你弟弟又是如此的用功,指不定就要高中了,到那個時候我百德善也同樣能幫著夫人在京城里慢慢地將生意做起來。” 還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她原本是想用繡品與人合作,像在巴城時一樣做生意,不曾想這麥芽糖被人看中。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