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黃知秋捏著那些厚厚的,被淘汰的登記表,臉上有些擔憂。 “淘汰了這么多,到時怕是有人會鬧。” “媽,你這想法不對,招聘員工本來就是擇優而取。咱們是花錢請人做事,不是辦慈善,要是來者不拒,這廠還能辦得下去嗎?” “那如果他們追問淘汰的原因,咱們該怎么說啊?” “如實說,如果是年齡太大的,你就告訴他,我們竹編廠培養一個手藝人出來,短則一年,長則兩三年,以他的歲數,等培養出來都該退休了,所以不合適。 第二條就更沒什么好說的了,身體不好的肯定不行,第三條的話,說法委婉一點,就說他們沒進城打工的經驗,怕去了會不適應。 竹編廠的訂單急,開了年就要抓緊時間搞生產,萬一不適應拖累了進度,不能按時交貨,誰都擔不成責任。” 教完了話術,云茉又提醒道:“媽,你要記得,做人事管理工作,務必要做到客觀公正,知人善用。千萬不要因為她是誰誰的親戚,或者長輩,就給開后門放寬條件。 覺得難做的時候,你想想這個廠是怎么辦起來的,想想每一位股東,誰的錢不是大風刮來的。他們是出于信任才愿意拿錢出來,跟我們一起創業,我們絕對不能辜負這份信任。 總歸就是所有人都必須一視同仁,在家里,他們是親戚和長輩,我們可以敬著,可在竹編廠,大家都是憑本事吃飯,沒有人例外。 否則,一旦開了口子,規章制度就會淪為擺設,而且說實話,真的把親戚長輩招進了廠里,也不利于管理。 你跟他講制度,他拿孝道壓你,一有個什么不順心的就找你吵找你鬧,工作還怎么開展?其他職工怎么想?大家有樣學樣怎么辦?” 黃知秋輕吐出一口氣,“茉茉,你放心吧,我明白該怎么做了。” 云茉始終對自家親媽的和軟性子不放心,“媽,實在不行的話,招聘這一塊的工作,我就讓陳大哥來做好了。” 估計是對自己也沒什么信心,黃知秋倒是沒拒絕。 于是第二天,等陳斌過來黃家的時候,云茉就把這事跟陳斌講了。 陳斌對云茉的安排自是沒有意見。 云茉又把招聘工人的主要幾點,以及注意事項都跟陳斌講了一遍,陳斌一一記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