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云茉也有些餓了,喂了凌川一個餃子后,她也夾了一個自己吃起來。 一旁的凌川看到她的動作,臉上心里浮起隱秘的歡喜。 吃完了餃子,云茉和凌川出去訂做工廠的招牌,其他人繼續在火柴廠里收拾。 也不知看她不是當地人,還是臨近過年的物價貴,一塊300cm*60cm白底黑字的豎寫招牌,居然要收150塊錢。 云茉雖然不差這點錢,但也不想被人當冤大頭宰。 她索性去建材市場花10塊錢買了刷子和一罐防水漆,打算回去后自己做招牌。 回到火柴廠,凌川去食堂做晚飯,云茉則跑到辦公室里,拿著紙和筆設計工廠的招牌。 一開始她打算做一塊簡單的木質掛牌就算了,可又一想,她們是竹編廠,為什么不能做個竹編的招牌呢? 想到就做,云茉很快就繪制出了招牌的大體外觀和形狀,然后去找到黃開林。 她設計的招牌是五個竹編的圓形竹匾,每個竹匾的正中寫一個字,合起來組成“六安竹編廠”。 竹匾上再點綴幾片竹節和竹葉,刷上防水清漆,然后釘在工廠大門的上方。 聽到她的創意,黃開林也覺得好,不過這里沒有竹子,得回老家砍了竹子才能做竹匾。 這倒是提醒了云茉,廠地的問題解決了,接下來得想辦法尋找優質又價廉的毛竹材料。 安市不像六安鎮,六安鎮隨處可見都成片成海的毛竹林,但安市周邊的竹林并不多,而且竹林規模都很小,根本不足以支撐竹編廠的需用。 思來想去,毛竹還是得從六安鎮買用才行。 考慮到運輸成本,可以在六安鎮設一個作坊,把整條的毛竹處理成成品的竹絲和竹蔑條,再運送到工廠來,這樣既節約空間,運輸成本也會大大降低。 原料的事解決,接下來就是工人。 竹編跟其他制造業不同,其他制造業可能三天就能學會并上手,竹編快則七天慢則半個月,而且很考驗人的耐心和細心,以及手指的靈活度。 換句話說,想要成為一個優秀的竹編手藝人,要么有天賦,要么有基礎。 想要快速建立起生產線,最好的辦法就是招有竹編基礎的工人,除了六安鎮,別無他選。 可要是把六安鎮的人安排到竹編廠上班,就得想辦法解決這些人的食宿。 吃飯倒是簡單,工廠有食堂,請個做飯師傅就行,可幾十個工人的住宿該怎么解決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