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聽了這話,黃知秋松了口氣,對馬律師又是好一通感謝。 送馬律師離開后,黃知秋拿著何干事給的學校大門的鑰匙,興沖沖就去了學校。 經過長時間的日曬雨淋,鎖頭表面銹跡斑斑,鎖芯估計也被鐵銹卡死了,黃知秋三人費了好一番力氣也沒能把鎖打開。 這種情況下,得用油灌進鎖芯進行潤滑才行。 好在,離學校不遠的地方有兩處農房,黃清寧提議去借點油。 第一家農房住著是個老太婆,聽到他們要借油,冷著臉二話不說就趕他們走。 “沒有沒有,我家不吃油,去別處要去!” 黃知秋三人只得轉身去第二家。 邊走,黃清寧邊回頭看站在門口瞪三人的老太婆,小聲嘟嚷道:“這老太婆真小氣,借點油都不肯。” “老年人過慣了苦頭子,是比較節儉的,我們去前面問問就是了。” 第二家看著條件比較好,紅瓦的磚房,外面圍著一圈2米高的圍墻。 開門的是個毛頭小伙子,想到年輕人應該比較好說話,黃清寧主動開口說明借油的用途。 “只要一點點就行了,我們就潤一下鎖芯。” 小伙子打量了三人半天,沒同意也沒拒絕,而是轉頭朝家里喊了聲“媽”。 沒一會,一個跟黃知秋差不多年紀的婦女就從里面走了出來。 “你們干什么的?” 黃知秋客氣的重復了一遍借油的請求。 聽完,婦女直接說了句不借,然后就“呯”的一聲把門給關上了。 黃知秋三人面面相覷。 這個年代的農村雖說都不怎么富裕,但借半匙油也不是什么太為難的事,一般人都會借的。 “難道是看咱們是外地人,所以才不肯借?” “有這個可能。” 既然借不到,那就花錢買好了。 黃知秋再次敲開了對方的門,并表明愿意花錢買點油。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