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凡桃俗李-《片段人生:開局四合院》
第(1/3)頁
第44章 凡桃俗李
沒幾日,匠人頭子就著人把燒制好的水泥送到了源溪村。
來時,還帶了幾個苦力和石匠,拉了幾車的石瓦。
這石瓦一看就知道是李信著人送來的。
石頭都是鑿刻平整、一尺見方的大青石塊,瓦片卻是上好的陶瓦。
跟商榷家用的是一樣的。
這么好的石瓦用來蓋房都嫌浪費,商榷家的房子也是幾代人的集攢,一點點建起的,前前后后蓋了幾百年才蓋成現在的這般模樣。
商榷抬眼望了望天,再次確認自己只是個普通的穿越,實在弄不懂那些貴族對祭祀的重視程度。
但用這樣的石瓦來蓋豬舍,實在是太浪費了。
只是運都運來了,總不能讓他們再拉回去。
只好又認命地讓匠人頭子把石瓦先卸下在后院,只將水泥拉去前些日子選好的空地。
商榷選的這個地方在村尾,離商榷家的佃田不遠,又離民舍遠些,氣味飄不過來。
地面略帶著一點坡度。
蓋豬舍實不用什么好材料,只用碎石、木樁為骨,再用水泥填縫即可。
考慮到要捉野豕當種豬,這圈墻就建的比正常豬圈的墻體厚了些,也高了些,上面用木頭支起了頂,蓋上了草席,不漏雨即可。
這些活交給苦力就可干,用不上石匠,商榷就讓跟來的石匠們在一旁休息。
自已指揮著人用石塊圍出大致的范圍,然后每隔一米就打下一根木樁。
木樁有腳腕粗細入土半尺,高一米半。
沿木樁雙面壘石,壘至與木樁齊平,每壘一層就抹一層水泥。
壘好后再以水泥將內外抹平。
抹好一面側墻,商榷就苦力依照此法修建其他幾而墻體。
他這次打算累出七個豬圈,圈不用太大,每圈只養兩只豬,還要預留出兩個種豬的豬圈,公母分開養。
商榷把匠人頭子拉一邊,“大匠,此地粘土可多?”
匠人頭子姓石,名匠,家里世代都是石匠,到他這代更是成為此地的石匠頭子。
石匠想了想,回答道:“粘土不少,大炎各地多產粘土,小郎君可是想燒陶?”
商榷說道:“到不是燒陶,大匠既然會燒陶瓦,為何不燒些磚來用?”
石匠不解地問道:“何為磚?”
商榷用手比劃著磚的大小,“就是這樣的大小,用水和粘土反復捶打,再用木楔分割成一樣大小的胚子,跟燒陶瓦一樣燒制。”
石匠問道:“這磚燒制出來倒也不難,只是脫胚時間久些,只是燒制出來能做什么用?”
商榷說道:“燒制出來,可以和水泥搭配著使用,起屋建舍,省時省力。”
石匠雙眼放光,想了一想說道:“小人可以試著先燒制一窯出來。”
商榷說道:“這磚胚一定要陰干,塑形時也要壓實,木楔最好是同樣大小的規格,這樣脫出的磚胚也會齊整,等這磚燒出來,匠人就知該怎么用了。”
石匠點點頭,確實只是這般空想確實不如直觀來的震撼。
他決定回去就去試試,反正他們現在受雇于商榷,自然什么都聽他的。
而且現在水泥的用途還未示之于眾,燒制任務并不重。
倒出一兩個窯口燒磚也是行。
二人正說著話呢,李信乘著馬車到了源溪村。
跟村人打聽到了商榷的所在,就直接乘車過來。
最近窯場那邊正在練習水泥的燒制,因為技術不太熟練,燒出的水泥質量不均,都被匠人頭子用來改善窯場匠人和苦力的居住條件了。
這是商榷允了的。
而且商榷并不急著售賣,因為秋闈未至,他還不是舉人。
若是行商賈事,恐怕會影響科舉入試。
所以商榷只是讓石大匠他們先行練習燒制,同時也調整用料比例,看能涌多研究出一些水泥型號。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兰察布市|
班戈县|
庄河市|
临安市|
南城县|
遂平县|
固始县|
修文县|
郸城县|
宣化县|
芷江|
巴塘县|
枞阳县|
略阳县|
安溪县|
岳普湖县|
温宿县|
阿荣旗|
冷水江市|
永城市|
宜兴市|
阿合奇县|
潍坊市|
堆龙德庆县|
云浮市|
延吉市|
宜宾市|
满城县|
盖州市|
荆州市|
清镇市|
临洮县|
城步|
东丰县|
乌苏市|
抚松县|
盘锦市|
南开区|
普陀区|
大兴区|
梁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