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神奇的食物-《片段人生:開局四合院》
第(1/3)頁
第4章 神奇的食物
年好過,日子難熬。
過年時的羊膻味還沒散干凈,第七次糧荒預警就發布的出來。
這個時候的,上下一心,沒有人會用華麗的詞語去描述困境,所有的成功和困難都會很直面的告訴人民。
這個時候的國人不會被糖衣炮彈腐蝕,也不會去崇洋媚外,全國上下只是一心跟著國家共同發展,共度難關。
成功了,全國民眾一齊歡呼、慶祝,結婚用的紅稠也能撕了做成紅旗和大紅花。
遇到困難了,全國民眾一齊勒緊褲腰帶共渡難關,街溜子也收起了找事的本性,能幫助困苦的鄰居。
這個冬天,京城只下了一場雪,還不大,剛剛夠蓋住大地表面。
連護城河的水位都明顯下降,一切都預示著這一年依舊是個災年。
南方自開春后就沒下過一滴雨,許多地方喝水都成了問題,得用水袋走上二三十里路去拉車。
柳樹、楊樹上的葉子剛見點綠色就被薅了做成了葉子餅。
聽說,吃了這種餅子,人拉不出屎。
北方的春耕也不順利,不下雨,全靠人工挑水澆地,根本滿足不了種地的需求,水稻和小麥是別想了,許多地方都改種了地瓜。
交公糧的任務指標什么的都顧不上了,人得先活著。
糧站的供應變成了定時定量,每個月的配額需要分三次領取,上、中、下旬各領一次。而且都是地瓜干,現在一斤糧票能買到三斤地瓜干。
市面上的綠葉菜幾乎沒了,蘿卜也是去年的,經過了一個冬天都沒什么水份了。
土豆在這個時候的地位很高,因為它即能當糧食,也是蔬菜。
越冬的白菜這個時候屬于高端的食材,是能進國宴的存在。
內政院里有消息傳出來,那一位大人已經很久不吃“肉”了。
這是國家缺糧的最高警報。
大家自發的縮衣節食,把所有能找到的,可以吃的東西發揮到了極致。
三大爺閻書齋弄來一些板栗殼。
三大媽把內里的毛膜撕掉,煮熟了,用小石磨磨成粉,和著麥皮和波羅葉子作成餅子。
二大爺帶著院子里的年輕人種箱菜,收獲不多,但多少能填補點。
街道辦現在也不管這種事了,許多大院都這么干。
劉光天這些年輕人進廠的事黃了,因為街道辦開的起工廠,卻給不起糧食配額。
大院里的孩子繼續放養著,因為沒有學校招生,許多學校都放了假,何雨水也從學校搬回家住。
林建國和妹妹每天只用兩片地瓜干煮了湯水填肚子。
這是老太太教他們的。
她們這個歲數的人都知道怎么才能活下去。
有商榷在,老太太把自己的口糧都給了傻柱,因為何雨水。
這一次,何雨水沒有像電視劇里一樣被忽視,因為商榷。
許大茂他們也不去煤廠干活了,因為沒有餅子也不管飯了。
他也不去他父母那了,因為餓不愿走路,也因為父母那邊也沒有多余的糧食。
從這一點看,他是個孝順的孩子。
他偶爾還會省下一個窩頭給秦家姐弟。
從這一點看,他同時也是個好人。
這個年頭的人都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活著。
窩頭是軋鋼廠的食堂提供的。
現在只提供一種主食——用麥麩和玉米芯磨粉做的窩頭,上工的工人每天可以領到兩個窩頭。
里面一點面粉都沒加。
這種窩頭很硬,還掉渣,大家都是掰一塊放在嘴里,含軟了再嚼,嚼爛了,再喝口水送下。
大鍋菜自三月里就被迫下了崗,只有咸菜還在堅持崗位。
泡咸菜的材料都是根梗、蘿卜皮之類的,這是傻柱受商榷家那塊白菜梗的啟發搞出來的。
商榷跑了幾個副食品加工廠弄來了不少邊腳料,許大茂幾個拉到河邊清洗干凈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缙云县|
江门市|
迁西县|
镇平县|
新晃|
宁城县|
南通市|
溧水县|
宜丰县|
通山县|
长葛市|
怀集县|
秭归县|
布拖县|
丰顺县|
宜兴市|
镇安县|
中牟县|
合江县|
浏阳市|
鲁山县|
准格尔旗|
汪清县|
沁水县|
桂林市|
黎城县|
浦城县|
云龙县|
乌海市|
十堰市|
中卫市|
视频|
民权县|
亳州市|
卢氏县|
波密县|
新巴尔虎右旗|
昌吉市|
任丘市|
昆山市|
法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