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人在四合院-《片段人生:開局四合院》
第(1/3)頁
第1章 人在四合院
1961年京城
商榷低著頭,懷里抱著一個布口袋,面色匆匆地往家走。
今天他運氣好,正好趕上派糧車卸貨,便用身上的五斤糧票買了三斤半的苞谷面,還到鴿子市買了一斤豬肉。
五指厚的肥膘肉,不僅能吃頓好的,還能剔出些肥油煉些油渣。
想著這些,商榷的腳步更快了些。
他住的地方是四合院,三進外帶東西跨院的大院子,住著二十多戶一百多人。
周圍都是聾老太、三位管事大爺、傻柱、許大茂、秦淮茹這些熟悉的名字。
商榷是大宇宙源傳承司定下的銀河系第五季智慧文明傳承者,因為情感缺失問題正在接受快穿式治療。
他沒有看過情滿四合院這部電視劇,只是在網上看過一些同人文對大家說的禽獸四合院頗感有趣。
如今來到這個充滿激情的歲月,商榷的情緒也并沒有太大的波動。
如今的商榷是紅星軋鋼廠的工人,因為改造機器提高產能,破格提拔為六級鉗工,每個月工資是七十一塊五角錢,另外還有五十斤糧票,五斤雜糧票,二斤肉票,一斤雞蛋票,半斤豆瓣醬票,半斤鹽票,半斤糖票,半斤油票,六十斤的煤球票,一張副食卷,一張化工卷,一張工業卷,一張煤油卷……每季度還有三尺的布票。
正常年份時三十斤糧票是二十五斤細糧,二十五斤粗糧,如果不要細糧,一斤細糧可以換成一斤二兩的粗糧。
豐沛的福利待遇,讓打這個年代成長起來的人記了一輩子。
可是這兩年連著干旱,全國百分之八十都欠收,國庫連著發了六次紅線警報,如今這一斤糧票只能買到四兩細糧或七兩粗糧,還得和紅薯干搭配著買。三斤紅薯干沖抵一斤糧票。
商榷的三十斤配額如今就能兌換出二十一斤粗糧,平均一天七兩,就這樣還常常是有票卻買不到糧食,因為糧站里也沒有糧。
在這個物資匱乏的大環境下,商榷雖然有空間在手,也只能按部就班地生活,畢竟這時候的人人人都是007。
看見大院的門就在眼前,商榷攏了攏身上的棉衣加快了腳步。
住在前院的三大爺正縮著手靠在門口,看見商榷回來。
一看見他手里的布口袋,三大爺就帶點磕巴地道:“商工,你買著糧食了?”
商榷在嘴邊豎起食指示意禁聲,湊近了才道:“糧站那邊正在卸貨,估計明天就能開市了。”
“那感情好,我家都連著喝了三天的面湯水了,再不開市就真的揭不開鍋了。”
三大爺將雙手抄進袖子里,往院門里靠了靠,讓出了過道。
這年頭大家都缺糧,好算計的三大爺也沒好意思提出借糧的事,反正明天就開市了,三大爺想著再堅持一晚,明天一早就和媳婦去排隊買糧。
商榷沒和三大爺多聊,穿過中院,進了后院。
商榷住在后院的東廂房,旁邊還有兩個耳房也是他的。
一間耳房被商榷當成了倉庫,里面堆滿了煤球和柴火和冬菜。
另一間耳房被商榷改成間小臥室,里面打了火坑和灶臺。
京城的冬天太冷,廂房里太大就算是關了門也不保暖。現在什么都是定量的,取暖太浪費煤球,所以一到冬天,商榷就搬進耳房住。
火坑連著灶臺,一邊做飯一邊燒坑,空間小一晚上都是暖的。
廂房偶爾會用來燒一兩次火烘干一下,防止透寒水氣腐壞了房子的梁柱。
商榷推門進了耳房,把房門從里面鎖上,從布口袋里拿出了買的肉和苞谷面。
給灶里加了個煤球。
商榷把鍋里的熱水裝進暖瓶,剩下的倒進灶旁的自制保溫桶里。
將肥膘洗凈切成小塊,挑出帶著瘦肉的部分約有一兩,在鍋底倒入小半碗清水,把肥膘放入,先小火地攪動,待到燒開后再大火燒五分鐘左右,再轉小火慢煉,直到油渣微黃,油變得清亮就可以撈出油渣,出鍋冷卻了。
趁著煉油的時間,商榷舀出約有一斤的苞谷面,又在櫥柜里拿出一個白面口袋,從里面舀出一碗的粉面,打算摻合一下做餅子。
粉面是一種叫絲栗栲的果子面,吃起來類似于板栗粉,有點甜。
年前商榷去了趟云南,幫助那邊的機械場改造機器,那邊的工廠給了二十塊錢的補助,商榷就提出把錢換成這種叫絲栗栲的野果,結果在當地引起很大的哄動。
絲栗栲這種植物全國很多地方都有,結的果子個頭只有成年人姆指肚大,外面有一層帶刺的綠殼,在云南那邊這種植物幾乎隨處可見。
商榷也是乘車路過時看到才想起來這也算是一種代餐食品,就和工廠負責人說了一下。
結果可想而知。
知道這果子能吃,工廠那邊不僅把補助給了商榷,還另外給了商榷一千斤絲栗栲。
一斤絲栗栲能出六兩二到七兩粉,一千斤就是將近七百斤果仁粉。商榷拿出了六百斤分給了四合院里的其他住戶,一家分得二十幾斤,雖然不多,對困難的家庭來說卻是可以救命的幫助。
為了這事,商榷在四合院人緣好了許多,存在感也增強了不少。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州区|
务川|
汽车|
延安市|
翁源县|
寿光市|
威信县|
台东市|
黔南|
延庆县|
行唐县|
福安市|
荔浦县|
岳池县|
蓬安县|
龙泉市|
连云港市|
宁陵县|
德庆县|
全椒县|
洪江市|
高唐县|
内丘县|
乡城县|
泽州县|
平果县|
苗栗市|
平邑县|
专栏|
瑞昌市|
玉门市|
松江区|
云南省|
连云港市|
项城市|
无极县|
泰来县|
都江堰市|
博湖县|
伊通|
从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