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如果只是從表面來看,源稚生還以為自己是在照鏡子。 相貌精致英俊,身材修長,右手始終緊握著一把深紅色的障刀,從氣質上來看和源稚生幾乎一模一樣,唯一不同的是這個少年的殺性要比源稚生重得多,從他踏入和室的第一步的時候源稚生就問道了一股始終散不盡的血腥味。 “蘇君的刀很不錯,可以讓我看一看嗎?”最后還是龍馬弦一郎主動打破了沉默。 蘇鹿和源稚生都不是擅長言辭的人,路明非則是有些慫,不知道是不是社交恐懼癥,而芬格爾則一直在旁邊看戲,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幾個人能坐在這里喝一晚上茶都說不出一句話。 “龍馬家主對刀劍還有研究嗎?”蘇鹿遞出自己的兵劫刀。 “在上世紀90年代,我在東京國立博物館擔任客座研究員,對冷兵器有些許造詣。”龍馬弦一郎用手指輕輕拂過兵劫刀血紅色的刀刃,感受到刀身上細微的顆粒感的燙銀花紋,充滿贊嘆的說:“中國唐刀,刀長約50厘米,刀寬約2厘米,是傳統意義上唐刀中的障刀,障刀,障者,蓋用障身以御敵。這應該是一把煉金武器,材質的話要遠超于大馬革士鋼,刀身的花紋類似于穆罕默德紋,我粗略的計算了一下,刀身大概有一百二十多個微型煉金矩陣,真是難以想象,是多么杰出的煉金術師才能把數量如此恐怖的煉金矩陣用燙銀刻在一把刀上,這說明不僅僅是這位煉金術師的能力登峰造極,打造這把刀的材料也是頂級。秘黨的冰窖里有一把銀制的歐洲刺劍,劍身刻印了四十三個煉金矩陣,被譽為煉金術的珠穆朗瑪峰,不過這四十三個煉金矩陣無法同時啟動,因為高強的能量會一瞬間將那把刺劍摧毀。” 蘇鹿不得不稱贊龍馬弦一郎的專業性,他不僅是一位出色的刀劍研究員,還是一位對煉金術有造詣的大師。 兵劫刀身有一百二十八座微型煉金矩陣,龍馬弦一郎僅僅是摸了一下就能說出一百二十多這個粗略的數字。 “這把刀叫什么名字?”龍馬弦一郎迫切的問。 “兵劫,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蘇鹿回答。 “好刀,這絕對是煉金術界最出色的作品之一。”龍馬弦一郎停頓了一下說:“只不過這把刀有一個致命的缺點。” “刀身的煉金矩陣太多了。”蘇鹿直接說出了答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