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清晨的卡塞爾學院是夢想中的學院,藍天,白云,雨后濕潤的草地,枝葉繁盛的年邁柏樹,學生們穿著墨綠色的西裝校服,將白色的襯衫用熨斗燙的板直,遇見同學后會特紳士的打招呼。 蘇鹿捧著一杯熱綠豆漿和一只煎餅不緊不慢的走到了一棟二層建筑前,墻壁上白色的刷漆有些剝落,茂盛的草叢常年無人打理看上去有些狼狽,綠色的爬山虎將建筑的四面墻壁全部覆蓋。 他輕輕敲響了充滿歲月痕跡的老式橡木門,里面傳來強壯有力的男人聲音:“請進。” 蘇鹿推開了橡木門,門后的景象與門外的破敗截然不同,這棟建筑大膽的取消了樓層之間的隔板,高聳的暖色橡木書架堆砌了周圍,陳舊的樓梯呈螺旋上升在書架間層次交錯,穹頂是拼接的彩色毛玻璃,透徹的光線穿過天花板的玻璃后溫柔的點亮了房間。 不難看出這棟二層建筑的年齡要比蘇鹿大得多,木質的書架和辦公桌都留下了歲月的顏色,但建筑的主人很有耐心,將每一處細節的灰塵都清理干凈。 希爾伯特·讓·昂熱,卡塞爾學院的校長,一個活了一百三十多年的老不死。 “蘇鹿,這段日子過得怎么樣,還適應在學院的新生活嗎?” 在二樓的螺旋樓梯上,昂熱穿著黑色的西裝,銀發打理的一絲不茍,手中捧著一杯冒著氤氳熱氣的黑咖啡,面帶微笑的和蘇鹿打招呼。 “當然,我在這里生活得非常愉悅,真沒想到學院里還有小型音樂廳,每天傍晚在吃完飯后我都喜歡去那里坐坐,我最喜歡的還是那首《i want it that why》。”蘇鹿說。 “是backstreet boys的那首歌吧,90后的孩子們都很喜歡后街男孩。”昂熱說。 “沒想到您這么潮流,連后街男孩都知道。”蘇鹿有些意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