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兩月河西變河東-《白銀霸主》
第(2/3)頁
在之前,嚴家的鐵匠作坊和其他的鐵匠作坊沒有什么兩樣,什么鐵匠活都接,從日常的農具,鋤頭,到馬掌,到馬釘,鎖扣,到菜刀,鐮刀,車軸還有刀劍,護心鏡,火鐮……如此種種,只要客人有需求,嚴家的鐵匠鋪都能幫忙打造,而現在,嚴家的鐵匠作坊,就只打造出產一種東西——刀劍,也就是武器。
對鐵匠作坊在經營上做出如此重大的改變,嚴德昌開始的時候還有些猶豫,但是嚴禮強很容易就把嚴德昌說服了——現在上門的客人那么多,打造的東西五花八門,按嚴家現在鐵匠作坊的規模,你就算是再招了十個徒弟,也應付不過來,你要把上門的客人往外推,不接客人的活,那就是得罪了客人,嚴家就要被人罵,積毀銷骨,你若是把所有的活都接過來,那就是得罪了十里八鄉所有的鐵匠同行,還是要被同行嫉恨,因為其他的鐵匠作坊和鐵匠鋪的生意,就是打造那些最普通的農具,鋤頭,馬掌,馬釘,門扣,菜刀,火鐮之類的東西,你把周圍十里八鄉的這些活都接過來了,你讓其他的鐵匠鋪和同行吃什么?在這種情況下,嚴家的鐵匠作坊只有把產品集中在刀劍之類的物品之上,對外聲明專做一種,才可以徹底避免這個問題……
刀劍武器之類的東西,一個是利潤大,二是需求廣泛,并且與周圍十里八鄉的鐵匠作坊沒有直接的競爭關系,嚴家鐵匠鋪以后專門打造刀劍,對其他鐵匠鋪的影響也不大,不會砸了周圍同行的飯碗,更不會得罪上門的客人,還可以落得一個好名聲,只要嚴家鐵匠鋪打造出來的刀劍質量過硬,就不愁沒銷路。
而至于刀劍的質量,嚴鐵匠雖然不能打造什么極品的刀劍,但質量過硬的刀劍要打造的話卻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就在一周前,完成改擴建的嚴家的鐵匠作坊的上面,已經掛出了一副全新的鐵藝招牌,招牌就四個字——嚴氏刀劍。
嚴禮強發揮自己的繪畫功底,還給自家的刀劍產品設計了一個充滿了藝術感的獨一無二的商標——一只猛虎與一條飛龍組成了一個抽象簡練的盤旋的圓形,就在這個圓形之中,則是一個嚴字,嚴禮強告訴嚴德昌,以后嚴氏刀劍出產的所有刀劍上,都要打上這個鋼印,帶上這個標記,表示這個東西就是嚴家打造出來的。
這個時代的匠人,對商標的概念都還有些陌生,更不用說什么無形資產了,但是作為活了兩輩子的嚴禮強,卻非常清楚其中的意義。
嚴德昌之前也有些不以為然,不過在看到嚴禮強拿出來的那個標記之中的嚴字的時候,一種莊嚴的榮譽感,還是在他心頭蕩漾了起來,他對嚴禮強說,既然在刀劍上落下了這個嚴字,那以后不經過他檢查過關的刀劍,決不能賣出去,免得毀了嚴家的名聲。
對此,嚴禮強自然是樂見其成。
而除了鐵匠作坊在這兩個月大變樣之外,嚴禮強讓陸文斌買地買鋪的事情,也有了著落。
說來也巧,陸文斌為嚴家買的地和鋪面,正是之前洪家的財產。
在洪老爺子死后,洪家雇兇對付嚴家父子的消息在青禾縣傳得沸沸揚揚,幾乎人盡皆知,青禾縣就直接以洪家后人失德亂法為由,提前把洪家的兩百畝養士田收了回去。
洪家四分五裂,引得外人覬覦,洪家之前在云濤縣的那四百多畝地,還有兩個油面作坊,最后居然被云濤縣的一些地頭蛇拿著洪安打出的欠條給占了去,洪家剩下的人,都是些酒囊飯袋,幾個洪家的子弟去云濤縣告狀打官司,官司沒打贏,那地和作坊根本就沒有辦法拿回來,完全束手無策。
沒了云濤縣的產業,洪家之人對洪家在柳河鎮剩下的田宅爭奪得更加的激烈,最后洪家剩下的一干人,干脆就把家中的田宅完全平分了,在分了這些家產之后,洪家的人擔心過不了幾天又有人拿著什么借條來扯皮強占,再加上洪家人在青禾縣和柳河鎮的名聲臭了,嚴禮強又在國術縣試大考之中拿了一個三甲第一,嚴家在柳河鎮上的地位今非昔比,為了怕嚴家的人報復,洪家的人都急著想把那些田宅變成錢財,落袋為安,然后拿著錢財離開柳河鎮。
在這種情況下,陸管事和嚴禮強商量之后,就由他出面,以陸家的名義,直接以一個非常劃算的價格,從洪家后人的手上,把洪家在柳河鎮上的460多畝連在一起的上好良田,還有洪家在鎮上的6個兩層樓的鋪面與兩個油面作坊,全部買了下來,隨后再以陸家的名義轉給嚴家。
整個過程,陸管事做得滴水不漏,讓任何人都找不出毛病,在與洪家一干人交易的時候,陸管事還請了證人,契人,在交割拿到洪家那些田地的地契和房契之后,還到青禾縣的衙門做了備案和記錄。后來陸家把這些東西轉給嚴家的時候,又走了一遍手續。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涪陵区|
若尔盖县|
东乌珠穆沁旗|
彰武县|
益阳市|
会东县|
博乐市|
宜春市|
怀柔区|
安龙县|
资源县|
寿宁县|
特克斯县|
罗甸县|
东明县|
竹溪县|
乾安县|
舟曲县|
碌曲县|
来安县|
灵石县|
平昌县|
托克托县|
饶阳县|
广丰县|
榆中县|
分宜县|
荔波县|
青海省|
武乡县|
万宁市|
宽城|
抚顺县|
日喀则市|
二手房|
旌德县|
通山县|
瑞丽市|
伊宁市|
凤庆县|
三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