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無他,御林軍把徐家的男人帶去問話,雖說最后放回來了,可徐家老爺子沒經住大理寺的盤問,把家里放印子錢的事兒給說出來了。 周國律例明確表明,放印子錢犯法。 徐老夫人后來才知道,帶徐家的男人去問話,并不是官府掌握了徐家放印子的事兒,而是因為周康平犯事兒。所以,對徐家是例行詢問。 原本,在徐書蕙的努力下,徐老夫人對她的態度這幾天有好轉,徐書蕙還想著一鼓作氣,把徐老夫人哄好,到時候讓徐老夫人帶她出去轉轉。 結果,功虧一簣。 這會兒徐書蕙還不知道她娘已經被判了死刑。 她心里只埋怨她娘不消停,又慶幸,辛虧回徐家了,不然要被連累死。 一開始,徐老夫人還指桑罵槐,后來,徐老夫人就罵徐書蕙是攪家精,要不是她死乞白賴的賴著不走,徐家也不會被連累。 放印子錢這事兒被捅出來之后,不光放出去的銀子收不回來,還要往官府交一大筆罰銀。 不交的話,徐老爺子跟徐澤清就要蹲牢房。 損失了那么一大筆銀子,徐老夫人心疼的在滴血。 徐書蕙自然是首當其沖的成為了被罵的人。 徐澤清勸了一句,被徐老夫人一起罵,索性不吭聲任由他娘罵,罵夠了,罵累了就消停了。 可是,徐書蕙不是徐澤清這樣的想法。 她委屈,非常委屈,她明明什么都沒做,為什么非要挨罵? 所以徐書蕙就分辨,她越是分辨,徐老夫人罵的就越起勁,也越難聽,徐書蕙哭得就越厲害。 徐澤清是既沒有本事安撫下老娘的怒火,也沒本事哄好女兒的哭泣。 他腦袋一嗡嗡的,索性走了。 愛罵就罵,愛哭就哭。 總有罵夠哭夠的時候! 徐老夫人罵的更帶勁了。 徐書蕙傻眼了。 沒人管她,她哭給誰看? 出了門的徐澤清去找他的狐朋狗友吃酒,有一個家中父親在大理寺任職的,告訴他周康平過幾天就要被問斬了。 這件事兒雖然朝中大臣都知道,但是,景帝并沒有把這件事兒昭告天下。是以,這事兒也就是自家里說說。 徐老爺子早就退下來了,徐澤清一個伯爺,沒有實職,連上朝的資格都沒有。所以,關于周康平的事兒,徐家不知道。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