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老師,我大明今日只是外表光彩,而內(nèi)里已經(jīng)是會被蛀爛了。天下承平日久,此時各地隨時沒有舉事造反,但朝廷稅賦逐年增加,各地官吏多有碩鼠,只需要一個小小的天災,就必然會有大大的人禍。只需一個小小的火星,便有燎原之勢,必然要禍起蕭墻。” “至少蒙古、女真?zhèn)谓鸬鹊却_實只癬疥之疾,可是那又如何呢?核桃蒙古部落犯邊,入內(nèi)地六十余里如入無人之境。女真賊子禽獸之心,不顧朝廷之恩義,叛我國家,裂土以建偽邦,分裂我國家,擄掠我子民。時至今日,復全遼無望。何也?物腐蟲生,若非內(nèi)部之腐朽,怎能至于今日!” “所以我大明如今的問題,不在外夷、不在幽州,而在這蕭墻之內(nèi)。這蕭墻之內(nèi),罪不在陳勝、吳廣,而在于那把陳勝、吳廣逼成盜跖之人。國家要處理的人不在那田間地頭,而在那豪宅美飾之內(nèi),就在這朝堂之上。” (東北為幽州。一一《周禮》,盜跖:傳為中春秋后期民眾起領袖,名跖,自古以來,統(tǒng)治者污稱其為“盜跖”) “所以我大明朝此時已是危若累卵,國家危亡語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朕有革新之意,請先生教我!” 到了最后,朱由校幾乎是喊了出來,向著孫承宗彎腰拱手。 孫承宗是無法拒絕的,這一條賊船,他必須上。因為在他成為左庶子(朱由校老師)的那一天起,他就已經(jīng)在這條船上了。 “陛下今日以國士待我,老臣未有鞠躬盡瘁,九死不悔了。” 西苑的昭和殿內(nèi)上演著溫情的一幕,君臣如此,必然能傳為千古佳話。 而在西苑門外等待的待孫元化仍在凍的瑟瑟發(fā)抖,徐光啟只是與他打了聲招呼,便與戚金先行離開了,只留他一人獨自在人在凜冽的寒風中一臉懵逼。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