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改土歸流-《天啟:大明難救,續命吧》
奢崇明叛亂被平定的消息傳回京城的時候,已經是十月末了。因為生產力的落后和因制度腐敗導致的社會組織力的低下,此時的信息傳播速度相當緩慢。
十月十六日,奢氏服誅,安氏被手下族侄所殺,余部皆降。朝廷的對策還沒有商議完,叛亂就已經結束了,雖然有些尷尬,但這是好事。
于是,朝廷的大臣又開始了新的議提。只不過對象從如何平叛變成了如何論功行賞以及怎樣平定事情的余波。
秦良玉加太子太保,族弟秦翼明升任都督同知,賞金五百,各地援川平叛部隊各有封賞,不再詳述。
朝廷的大臣們還沒忘記什么是重點,論功行賞的事情讓禮部內部討論下就行了。如何處理西南叛亂的余波才是重點。
雖然奢崇明已經死了,但惡劣的影響仍在繼續。西南的土司響應朝廷號召,率領各地土兵參加平亂的不少,但是也有更多的則是做了墻頭草,在那里觀望局勢,甚至有一些頭腦不清楚的私底下與奢氏、安氏叛軍暗中溝通,有投效之意。
雖然朝廷天兵銳不可當,僅僅一月就將逆匪拿下,用強大的武力震懾了肖小之輩。但不穩定因素,并沒有因此消失,西南已經恢復了表面的和平,但空氣中仍然充滿著緊張。許多土官恐懼著朝廷的報復,朝廷也對各地土司的“強則侵寇,弱則卑伏,不侍恩義”不滿已久;表面上大家推杯換盞、齊聚一堂,慶祝著平叛的勝利,但實際上雙方的狀態是互相防備,劍拔弩張。
奢崇明這個“火星”已經被澆滅了,是西南地區作為“火藥桶”的本質并沒有改變。
內閣對事件處理的案件已放在了西苑昭和殿的桌子上。(沒錯,朱由校在向老祖宗嘉靖皇帝學習,經常在西苑辦公。)朱由校仔細的翻看了一遍。對此有些不滿。
大臣們的建議十分的中規中矩,廢除永寧宣慰司,改為縣制,朝廷派流官治理,其余參加叛亂的大小土司也是如此,至于其他的墻頭草便當做不知道,冷處理了。
大臣們如此態度是很好理解的。雖然在此次叛亂中叛軍已經攻陷了重慶,震動全蜀,但畢竟與歷史上拉據十余年不同,僅僅進行了一個月就平定了,寧王都要比他持久,所以還不足以那么的震動中央。而且好不容易快速的平定了叛亂,已是萬分幸運,哪有道理沒事找事,自找煩惱呢。
每個朝代到了后期,郁總是偏向于保守的,不再年輕時的激進,大明自然不例外。大臣們都是老成持重的,對于一個帝國來說,穩定足以壓倒一切。但朱由校并不滿意這樣,他并不希望大明在穩定與沉默中走向死亡,它需要的是革新,盡管這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會有很長的一段鎮痛期,但這值得。
“改土歸流”是一項必須完成的事情,這可以說是歷代穿越者與鍵政人士的共識,朱由校也不例外。
“永壽,叫人把這一封函還給內閣送去。”
這是朱由校第一次將內閣的意見發回重擬,他有些緊張,十分好奇內閣的反應。明朝內閣對皇帝“不合理”的詔旨,可以拒絕草擬,封還執奏。皇帝不滿內閣意見發回重擬時,如果內閣認為自己的意見正確,可以拒絕重擬,以原票封進。
從朱由校登基以來,他一直與那個保持著良好的關系。嗯,近一年來內閣還從未對他封還執奏過,還有自己也一直支持著內閣的決定。朱由校并不希望這次意見分歧成為自己與內閣關系轉為惡劣的開端,雖然他并不需要“眾正臨朔”,但也不至于弄得像嘉靖與萬歷那班,君臣互相視為寇仇。
“劉公,這是陛下叫人送來的函。您看看吧!”
建極殿內,被稱作“劉公”的老者站起身來將信封接過,他就是當代內閣首輔劉一燝。看到這是自己送給皇帝的意見,他就明白發生了什么,皇帝正是年輕氣盛的時候,而且今上并不是一個喜歡守成的君主,他嘆了口氣,搖搖頭將紙章扔進了取暖的火爐中。
“劉公,你這是何意?皇上說什么了?”
身旁的大臣,不知所以。連忙問了起來。
“無妨。咱們再擬一份計劃吧。對于西南子問題,圣上很有主見。”
“那圣上的意思是。”
“還能有什么呢,一舉盡全功之力,改土歸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元氏县|
宜兴市|
鹤峰县|
全椒县|
武宣县|
华蓥市|
财经|
崇仁县|
海丰县|
石嘴山市|
寿阳县|
无为县|
长沙县|
吉首市|
新津县|
织金县|
昆明市|
丹寨县|
冕宁县|
吉木乃县|
西青区|
武安市|
湾仔区|
汨罗市|
江陵县|
德清县|
辽宁省|
海宁市|
通榆县|
米易县|
哈尔滨市|
太原市|
洛扎县|
平舆县|
家居|
汤原县|
吴堡县|
砀山县|
县级市|
塔河县|
金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