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乘興盛元年八月二十三日,中興福烈帝抵達了他忠實的北亠,哦,不好意思,看錯世界線了。 大明天啟元年八月二十三日,白蓮教余孽匪首徐鴻儒和其父徐東明、母親傅氏及重要部屬18人被押送北京。徐本人被削首示眾,其余人等也被押到了菜市口,施以絞刑。 于是歷史上被稱為“徐鴻儒起義”的事件徹底地畫上了句號。 但是山東的余波還沒有結束,還有一些事需要處理,各地的流民需要安排,落草為寇的起義軍需要剿滅;不得不說,楊老將軍確實是一個可以為皇帝解憂的人,快速地平定了叛亂、對流民也收容有方,就是最近向自己遞了一個奏疏: “白蓮教逆匪,不自量力,窺伺神器,信奉妖理邪教,不遵圣人教化,至使山東百姓蒙難。曲阜淪陷,衍圣公不肯從賊,故而身死,孔府被逆匪燒毀,孔氏嫡親多亡命于此;賊人攻鄒縣時,孟氏組織民兵鄉(xiāng)勇抵抗,終不可為以使亞圣府受劫,賊人屠其親戚家眷十余口。今有人自稱為兩府遺民,臣不能察,請陛下準判。” 楊肇基實在是個妙人,和廠衛(wèi)配合的不錯,直接給自己買一送一了。(事實上,朱由校想多了,孔府的事確實是錦衣衛(wèi)所為,他們扮作白蓮教徒大開殺戒;但孟府是確實被白蓮教洗劫了一遍,楊只是如實上報的。) 衍圣公,為孔子嫡子孫的世襲封號,始于宋,民國改為大成至圣先師奉祀官。它們以節(jié)操而文名。 清軍入關后,衍圣公獻《初進表文》和《上剃頭奏稿》。1908年,山東被劃為德國人的勢力范圍,基督教教皇和德皇威廉二世的畫像被迎進孔府。抗戰(zhàn)時,鼓吹中日同文同種,為汪偽站臺,表示支持“大東亞圣戰(zhàn)”。 有如此節(jié)操的,并非一家;孟府也不例外。抗戰(zhàn)時,日寇侵入鄒縣,孟繁驥大擺宴席以表歡迎,同日寇、漢奸在孟廟合影,還獻給日本人漢代玉刀一對。 這兩家不但“忠貞不屈”,而且“慈故能勇”。解放前,野店大隊是“亞圣府”的佃戶村,有耕地三千七百多畝,孟府租田占二千四百多畝。全村二百七十戶人家,有二百四十多戶為佃戶。每年之租,如有拖欠則捆綁吊打。1928年大旱歉收,全村一百多戶外出逃荒,三十多戶賣兒賣女,幾十人被逼死。而“衍圣公府”占一百多萬畝田地,為山東最大地主,其剝削更甚。 事實上,不光在現代社會有人批判其罪孽,即使在現在(明代),也早有許多人對其所作所為不滿。王世貞(后七子之首,官至南京刑部尚書)就曾公開向兩府怒斥到:“夫使貪縱放僻、敗倫亂紀之人而稱孔子徒,乳臭之人鮮衣怒馬而后孔氏,而曰尊之厚之,于乎,不以桀哉!” 關于如何處理孔孟府兩府的事情,其實朱由校自己早就想好了,但茲事甚大,不可能乾坤獨斷,看來又需要開廷議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