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 隨著話題熱度的上升,《華夏之聲》的分組決賽終于在六月十五號這天開始了。 而各個參賽選手分組的情況也被公布了出來。 「第一組」:章哲,孔宣,蔡恬,庫車樂隊,婷花! 「第二組」:王蘇龍,徐世梁,林千,黃偉華,蕭雨神。 「第三組」:鄧子柒,王曉晨,天天組合,林丹,莫年。 「第四組」:胡清風,云墨,林嵩,京大組合,孫亞紫。 這分組一公布,所有人都覺的這導演組是故意的,把最有希望奪冠的四個人分在不同的組。 然后第四組被稱為“死亡之組”,因為除了云墨和胡清風是潛力新星外,其他三個全都是已經成名,并且現在還非常受歡迎的歌手和組合。 這次的分組決賽,題目是現場命題創作,具體的題目,需要等到比賽開始后才會公布。 參考往年的比賽形式,應該是節目組找來一些創作素材,由歌手們在六個小時內創作出一首歌。 一首歌,六個小時完成,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然而其實并非如此,很多參賽者在參賽前都會準備至少五首新歌,以及曾經創作過,卻沒用過得若干旋律。 說白了,基本上都是有備而來,就看誰準備的更加充分,誰的運氣更好,正好對題,運氣不好的只能硬著頭皮現場創作了。 時間飛快。 云墨乘坐著飛機帶著小師妹葛彤來到了《華夏之聲》節目組所在的京城。 其實云墨是非常反對葛彤跟著自己過來的,直到后來他看見葛彤對著呂范親熱的喊了一句:“呂爺爺好!”之后,云墨才知道,人家只是開探親的而已,順便陪他。 京城這座城市,完美的展現了華夏文化的多樣性和博大精深。 畢竟從明清開始,這里便是天子腳下,四方匯聚,各種各樣的人群都在這里集合,各種各樣的文化在這里碰撞、融合。 即使是現代,也有一個詞語叫做“北漂”,大量的人口從外地涌入京城,再加上身為首都,于是變成了整個華夏最繁榮的城市。 …… 次日,在專車的接送下,云墨和葛彤來到了央城tv如同褲衩一樣的大樓下面。 一路上,葛彤給云墨解釋了下這次的評選規則。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