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折翼的小鳥》,作者柴博義,筆名糖果爸爸,國內著名童話作家,本劇為智力障礙兒童創作,二零二零年由柴博義本人再次改編為同名劇本,由國家文化總局聯合華夏音樂學院、帝都戲劇大學、帝都大學文學系共同舉辦,展開七十城巡演,為智力障礙兒童提供免費演出,柴博義本人將《折翼的小鳥》版權費以及其他收入全額捐獻給華夏兒童愛心基金會,現在你們知道徐旂在緊張些什么了嗎?” “突然好怕孩子們不喜歡這部話劇,徐旂緊張就緊張吧,反正他都提名影帝了,肯定大心臟,我相信他能壓的住。” “剛買了這個童話的電子版,不貴,就一塊二毛錢,看了一眼,個人感覺不錯,孩子們應該會喜歡,我看電子書城上也有這個活動,這個童話,app也不收取分成,全部捐獻給兒童愛心基金會,不道德綁架,我只有一個賬號,只能買一本電子版,不過剛剛下單一本實體,十八塊五,準備到貨了就講給女兒聽。” 洗了兩遍粉絲之后,現在徐旂的粉絲大多比較高齡化,雖然不至于七老八十,但大部分都以成年了,甚至連成家立業的都有不少,他們更加理智,所以從來不會跟別人家的偶像撕逼,給徐旂惹禍。 可現在,輪到這些粉絲們支持了,也許不該說是支持徐旂,而是支持這部作品本身的意義,他們希望能夠幫到這些需要幫助的孩子,而他們付出的,也不過是一頓飯錢。 這一現象,也達到了領導們的意圖,他們為什么要找明星藝人來參與演出?為的就是這個效果。 短短一個小時,電子版就賣出了過六萬本,而實體也過了一萬本,這本早在二零零三年就已經出版的童話,在大家的愛心下,煥了第二春,加上了其他巡演嘉賓粉絲的購買數量,這本書實體版今年都賣出去一百萬本了。 而徐旂的微博評論區也十分暖心的出現了刷屏“徐旂別讓孩子們失望!孩子們要看的開心!(愛心)” 這就是老齡粉絲對孩子們的鼓勵方式,里面很多人都為人父母,對于孩子,他們的祝福要比低齡粉絲們要更加純粹,抱著一顆為人父母的愛心去看待這幫孩子,而不是普通的跟風,看別人刷什么,自己就刷什么。 而現在,徐旂正穿著一顆大樹的道具服,就露個臉在外面,這玩意挺沉的,質量是相當的好,雙手帶上了手套,正張牙舞爪的說著臺詞,肢體動作十分夸張,也顯得十分笨拙,看的其他幾名演員捂著嘴,在后臺吭哧吭哧的笑。 其中有曾經與徐旂合作過的一些人,見慣了徐旂在片場大神威,上到導演,下到場工,把所有人都嚇尿的表演,現在看徐旂這樣,居然還有種新鮮感,過癮! 還沒見過這樣的徐旂,看起來有點蠢萌?可以這么形容。 而且因為影視劇和話劇的表演方式不同,徐旂十分不適應這種臺詞感情充沛到跟小學生念課文似的,肢體幅度大到夸張的表演方式,因此沒少被導演罵,這位導演可是帝都戲劇學院的導演系系主任,輩分高的嚇人,而且還是上屆金雞獎的評委,就算對徐旂這么大腕的演員,也是該罵就罵,一點都不含糊。 雖說這個話劇只要有點話劇表演功底的學生都能勝任,但畢竟是政·治任務,能參演的最少也是個表演系研究生,此刻看著徐旂,有好奇,也有鄙夷。 學院派出身看不起泥腿子,這是普遍的現象,甭管泥腿子做的多好,只要你帶著一股土腥味,人家就是有理由瞧不起你,而現在徐旂的表演在他們看來十分的拙劣,有些可笑,一個兒童劇都演不好的人,居然提名了戛納影帝,你敢信? 別說那是電影,這是話劇,兩者不一樣,在挑刺的杠精眼里,它就是一樣的。 此刻他們已經忘記了看徐旂電影時,徐旂帶給他們的震撼,反而看徐旂這動作,讓這幫學生有了一種我上我也行的錯覺說白了,在他們鄙夷的背后,則是對徐旂地位深深的嫉妒。 “徐旂!你又往回收了!情緒要飽滿的表達出來!我再說一遍,這不是電影!你面對的也不是成年人觀眾,他們只是孩子!看不出來深層次的東西!別拿你演電影的那套來演話劇!控制你的表演方式!簡單!簡潔!知道嗎!” “明白了導演!” 徐旂把腦袋從道具中伸出來,接過場務扔過來的毛巾,擦了擦被汗水打濕的頭,喝了口水補充一下水分,拎起大樹的拉手,因為道具的直徑限制,導致他邁不開腿,只能邁著小碎步,顛顛的朝遠處跑去,看起來分外的滑稽。 雖然被罵的夠嗆,但他還是樂在其中,因為這種感覺,像是讓他回到了剛出道那段時間,被別人呼來喝去,累的一身臭汗,要不怎么說人都是賤皮子呢,這幾年被人捧慣了,現在被罵兩句,居然還挺得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