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香江,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地區,十一月初,正是不冷不熱的時候。 今天的氣溫在零上二十攝氏度左右,下了飛機之后,徐旂便脫下了身上的羽絨服。 幸好來之前做了準備,徐旂在羽絨服里面穿的是半截袖,脫下外套之后,涼爽了不少。 香江這地方,在剛出機場之后,徐旂其實感覺和國內差別不大,就是街上的外國人多了一點。 而且大家大多數都是用粵語交流,很少會有人說國語。 不過街邊那各式各樣的繁體字牌匾,倒是給了徐旂幾分新奇的味道。 出了機場,雖然徐旂的知名度在香江并不算高,但為了避免意外,李曉華還是讓徐旂戴上了墨鏡。 跟著李曉華,徐旂很快便上了一輛白色的商務車,這是李海平導演派過來接他們的車子。 商務車一路隨著車流緩慢移動,這讓徐旂有種在京城的感覺,堵車還是這么嚴重。 不過趁著這個機會,徐旂也正好可以好好觀察一下,這座‘東方好萊塢’之城。 在香江藝人的眼中,如果不是為了賺錢,他們是絕對不會去內地娛樂圈發展的。 這并不是他們看不起內地娛樂圈,而是對這座‘東方好萊塢’之城,發自內心的感到驕傲與自豪。 畢竟在上上個世紀,這座城市就開始接觸到電影了,比內地早了將近五十年的時間! 特別是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開始,香江電影進入了黃金期,不僅走出了國門,還在全世界范圍都有著一定知名度。 警匪片,文藝片,靈異片,風俗片,還有最出色的功夫片,這些題材讓香江電影正式進入了多元化時代。 在當時,整個東南亞地區,都深受香江電影的影響,香江也因此有了‘東方好萊塢’之稱。 不過隨著新世紀的到來,香江電影便開始危機重重,陰霾遍布了。 從以前的每年數百部電影,直接減產到了幾十部電影,可以說,這是香江電影業最黑暗的一段時間。 如果不是香江的底蘊厚,還有幾位天王級的人物在支撐著,香江電影可能就此一蹶不振了。 不過就算如此,在近十年以來,香江電影也逐漸開始慢慢淡出大眾視野了。 無數的人才都紛紛北上,給內地影視圈注入了一大批新鮮血液,也帶動了內地影視圈的快速發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