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傅心慈撲閃著亮晶晶的大眼睛,湊在祖父的耳邊說道:“祖父,咱們可以賣給他們一些便宜的棉花,他們就可以做襖子了?!? “咱們哪有便宜的棉花?”孟爺爺說完了一拍大腿,“慈兒,能找到便宜的棉花?” 傅心慈很想說:豈止是能找到,是很能。接下來也不等祖父追問,她就說了是自己在小世界里種植的。 祖父聽了當(dāng)然是異常的歡喜,立馬就騰出來一個柜子給孫女兒裝棉花。 柜子里裝的滿滿登登的,祖孫倆才一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模樣,一起偷著笑。 看著祖父一副得逞的笑臉,傅心慈忽然有那么一種錯覺,祖父越來越像個孩子。 等少年們訓(xùn)練完了,老人家只是稍微的透露一句,家里有便宜的棉花要賣,一斤只要十個大錢(一個大錢是一文錢),少年都一副我沒聽錯吧? 也不怪他們這么想,孟爺爺是知道大明雖然種植棉花,但是畝產(chǎn)低是個硬傷。 在加上遼東的天氣,在種植上算是個不穩(wěn)定的因素,所以種植棉花的農(nóng)人就少之又少,這也是遼東的棉價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這會兒聽見孟爺爺說棉花十個大錢一斤,他們不吃驚才怪。 吃驚過后的下一個動作,就是一窩風(fēng)的撒腿就往家跑,想給家里的大人送信來孟爺爺家里買棉花。 他們都怕自己跑慢了,棉花被人都買走了。 當(dāng)兩個村子里的人蜂擁而至,把傅余和方氏嚇了一跳。 等他們看見自家老父親拿出來那么好的棉花,和兩個村子的村民一樣的反應(yīng)。 方氏更是差點兒喊出來,“咱們不賣了,這么好的棉花咱們自己留著用。” 還是傅心慈及時的阻止了方氏,還悄悄的附在她耳邊輕聲的說道:“娘,這樣的棉花,您想用多少,咱們就有多少?!? “慈兒,你莫不是在哄娘。”也不怪方氏這樣想,“外面平平常常的棉花也要三十個大錢一斤,都夠買兩斤包腿肉了。你祖父今兒拿出來的棉花,肯定不止這個價錢,就是四十個大錢都使得。何況是各個衛(wèi)所里,棉花的價錢都是翻了倍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