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些人有張工匠帶隊,也曉得今年的年景不好,能遇到孟家這樣大方的主家可不容易。 瞧瞧這工程進度是一天比一天快,但是這些人每天的吃喝也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大問題。 還好,家里有那么一大片的海灘,家里干活的工匠,和衛所里的那些大小伙子們,早餐的吃食都是海鮮粥。 這不,大家一邊干活,一邊嘮著閑嗑。 張工匠感覺自己這兩天吃的有點多,說起話來聲音都比平日響亮,“在孟家干活回去,都夠咱們吹噓一年的。” 有了張工匠帶頭,田工匠也打開了話匣子:“可不是咋地,以前給誰家干活吃過這好東西?就是當初,咱們給寧遠城里的曹家干活,也沒吃過這好東西。” 說起來這些,邱工匠也是當仁不讓:“曹家是寧遠城首富,也是夠仁義的,高粱米飯也是讓咱們隨便吃的。” 提起了曹家,錢工匠也接話了,“高粱米飯是讓咱們隨便吃,大白菜燉豆腐管夠。” “是啊,都是善人,不是浪得虛名。”一直不愛說話的陳工匠,也難得插了一句嘴。“不過,能做到孟二老爺這樣的,從我接了我爹的班,也十幾年了,是頭一份。” “回去問問家里的長輩,也許孟二老爺的做派都是頭一份。”剛跑過來找東西的于工匠正好聽見了,也接了一句嘴。 “不用問長輩,孟二老爺也是頭一份。”錢工匠見哥幾個都看著他,就說起來他以前聽見過的。 “別看過了這么些年,小時候我爹每天回來說的話,我還能記得大概。除了去曹家干活能真正吃飽過,別的主家就都那么回事。” 聽了錢工匠都話,他們都沉默了。他們這些在籍在冊的工匠和那些軍戶是一樣,父傳子,子傳孫,祖祖輩輩干的都是差不多的活計。 “唉。”張工匠長長的嘆了一口氣,卻沒敢說出來,他們啥時候能脫籍就好了。 就是他不說,其他人和他的想法也是一樣的。 “地基已經打好了,我去找孟二老爺商量商量打啥樣的窗戶。”張工匠不想在待下去了,不然幾個人肯定又要嘮叨那些不切實際的事情。 念叨了許多年,他都聽膩了,也擺脫不了他們是在籍工匠都命運。 孟爺爺正坐在窩棚附近的大樹底下,給齊賀還宇兒講典故,就見張工匠過來,就知道這是有正經事,就囑咐兩個孩子去旁邊玩。 “孟二老爺。” “誒。”孟爺爺應了一聲,就指著旁邊的小木墩,讓張工匠坐下說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