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要我說啊,這些人其實從一開始就沒想著帶我們過好日子。只不過那么多人都看到,我們鎮(zhèn)上的大夫救了那名夫人,他們不愿意花錢,又想要好名聲,才會讓這些人過來晃悠一圈的。” 聽到藍衣服大娘的話,坐在那里的幾名大娘,這個時候都紛紛點頭,覺得她說的非常有道理。 看到他們點頭,這名大娘分享八卦的熱情,一下子就被點燃了。她也顧不上嗑南瓜子了, 直接把手上剩下的那些南瓜子放回了小筐里面, 對著這些人接著說道: “哎呀,我都被你們給我?guī)芷恕N乙f的不是這事兒,這事兒都已經(jīng)不新鮮了,誰樂意說啊。我這次要和你們說的,是咱鎮(zhèn)上私塾里面的一名學生的事兒。” 聽見這名藍衣服大娘的話,周圍這些人的興致就更高了。 在這個年代,講究的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在絕大多數(shù)人嚴重,讀書人都是非常有地位的。 這些人平時在路上看到了那些在私塾讀書的學子,基本上都會表現(xiàn)的很是尊敬。甚至連那些沒有功名的年輕學子,大多數(shù)人遇到了,也都會禮讓三分。 一般來說,除非家里面有讀書人。要不然那些讀書郎和這些在討生活的人之間,似乎完全是兩個世界的人。 現(xiàn)在聽說有讀書郎的八卦可以聽,這些人表現(xiàn)得都有一些急切。 看到這些人的表現(xiàn),這名藍衣服大娘頓時笑了起來,和他們分享起自己之前聽說的那些八卦。 “你們應該知道吧,我們家跟前有一戶人家的兒子,就在咱鎮(zhèn)上的那個私塾讀書,這事兒我就是聽他說的。 之前他娘就和我說過,他們私塾里面有個學生叫秦喜生。明明家里面是鄉(xiāng)下的,一家人除了種田之外也沒有其他的什么營生,偏偏他在私塾里面,吃穿卻都不錯。平時用起紙筆來,也絲毫不含糊。 我家旁邊兒那小子,他爹還在縣衙干活呢,平時沐休的時候,他還去找一些抄書的活兒,來幫家里面減輕負擔。但是那秦喜生,沐休的時候,卻總是和私塾里面一些家境比較好的人一起出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