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溫夏在把這些草編拿出來之前,就想過溫玉蘭肯定會問出這樣的問題。 所以,在聽到了她的話之后,一點兒都沒有慌亂,非常自然的接話道:“娘,你剛剛不是還說,咱村子里面大多數人,都會用秸稈和柳條編一些簡單的用具嗎?至于那些更復雜的,是我之前跟著柳婆婆學的。 不過那個時候年齡還小,就是看著好玩兒而已,也沒當回事兒。現在咱家不是分出來單過了嗎?肯定是要找賺錢的營生。之前我上山的砍柴的時候,閑著沒事兒,就嘗試著編了幾個小動物,有一些已經忘得差不多了。有的試了試,就編出來了。” 溫夏口中的柳婆婆,是他們村的孤寡老人。男人早早地就去了,幾個兒子也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不在了,自己一個人在村子里面生活。 原主生性善良,加上柳婆婆家離她們村平時洗衣服的地方比較近。所以,原主每次洗衣服的時候,都會順道去趟柳婆婆家,幫她干點兒力所能及的活兒。 后來柳婆婆去世的時候,還給原主留下了幾件自己的首飾。雖然都是木制的不值錢,原主也一直非常珍惜的保存著。 柳婆婆平時為人比較孤僻,和村子里面的人接觸的并不多,大家對她也不是特別了解。加上柳婆婆已經去世兩三年了,溫夏也不怕自己的這個謊言會被揭穿。 溫夏的話說的非常自然,配上桌子上幾個手工看起來有一些粗糙的草編動物,非常有說服力。 果然,溫玉蘭在聽完溫夏的解釋之后,直接就點了點頭,并沒有繼續說下去。只是想了一下,有一些擔憂的問道:“秸稈和玉米葉雖然好找,但是咱家也沒有多少。更不要說蒲草和柳條了,你還要去弄原材料,還要在家里面把這些材料編出來,會不會太辛苦了? 你看這活兒我能不能做?要不,你也教教我,到時候我和你一起做這個?或者,你告訴我需要什么樣的材料,我出去給你找材料去?” 聽見溫玉蘭的話,溫夏搖了搖頭。想了想,對著她說道:“娘,我之前就和你說過,我想要秦家那邊兒斷親,現在我還是這個想法。只是不知道,您和二娃是怎么想的?” 古時候大家對宗族意識都非常強,甚至很多地方,族長說的話,比縣令還要有力度。 第(1/3)頁